丝路上的“钢铁驼队” 第1000列中欧班列开

16.10.2015  09:50

    27岁的司机王铭杰快步登上机车驾驶室,按响汽笛,载着笔记本电脑等51个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重庆团结村站,驶向1.1万公里之外的德国杜伊斯堡(上图)。

    15日11时45分出发的这趟中欧班列,是第1000列往来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国际货运列车。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背景下,这些丝路上的“钢铁驼队”,展开跨越上万公里的旅程,改变了中欧经贸版图。

    万里征途,并非一路畅通。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火车站驶出后,下一站是12公里之外的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火车站。火车停靠稳当后,巨大的吊臂开始运行,将中欧班列上的集装箱由准轨列车搬运到宽轨列车上。

    中哈两国铁路分别采用准轨和宽轨。列车行进到波兰后,进行另一次换轨。前往马德里的义乌中欧班列,还需在法国与西班牙交界的伊伦进行第三次换轨。

    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后,沿途经过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是宽轨铁路,波兰、德国和中国一样是准轨,准轨和宽轨轨距分别为1435毫米和1520毫米。从二连浩特和满洲里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因为蒙古国和俄罗斯均为宽轨,同样需要由准轨换为宽轨。

    对于中欧班列的运营方来说,旅途中的换轨算不上烦心事,真正让他们烦心的,是中欧班列“吃不饱”——货源不足,回程尤其明显,成本当然会上升。

    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与沿线各国加强沟通,加快中欧班列协调机制建设。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