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姐妹如流星划过夜空 谁是新一代越剧十姐妹

26.10.2017  07:31

  “越剧十姐妹”1947年在上海的合影。前排左起:徐天红、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范瑞娟、吴小楼;后排左起:张桂凤、筱丹桂、徐玉兰、尹桂芳。

  10月24日12时18分,随着享年94岁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傅派创始人傅全香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越剧十姐妹”真正成为历史,标志着一个越剧的时代落幕。

  “越剧十姐妹”是指在20世纪40年代上海出现的越剧名角的合称,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因1947年同台演出《山河恋》而得名。1947年夏,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发展越剧,其十人举行联合义演,同台演出,轰动上海,“十姐妹”因此得名。

  值得骄傲,百年越剧,孕育了一大批灿若星辰的艺术大家,为中国舞台留下了《梁祝》《红楼梦》等这般传世经典。十姐妹成功的背后,是一天日夜两场、连演一两个月的常年艺术积累。一出《红楼梦》,徐玉兰就演了不下几百场。

  绝代风华,斯人已逝;下个百年,老树新花。回到越剧故乡浙江嵊州,或许还能感受当年十姐妹在民间的热度,发现越剧与年轻一代的故事,憧憬越剧将有怎样的未来。

  女子越剧的诞生地——嵊州市施家岙村,女子越剧的出现是越剧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温婉清丽的独特表演风格开始形成,越剧逐渐走向成熟和辉煌。越剧所有流派均形成于女子越剧时期。

  越剧诞生地——嵊州市东王村。最早的越剧全部由男艺人扮演剧中角色。

  越剧艺术在嵊州民间深深扎根,融入到百姓的寻常生活中。众多民间剧团涌现,为当地居民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提供了选择。

  越剧需要新一代的十姐妹。但新一代的十姐妹们,试想在追寻越剧宗师们的艺术足迹时,你们该如何从前辈身上传承、创新、发展?比如,流派概念的提出,它是对演员唱腔成就达到某种高度后的肯定,是给予演员的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一个剧种流派纷呈也是该剧种兴旺繁荣的标志。但是如果把“流派”传承作为戏曲教学的重点,让后辈的演员亦步亦趋跟在前辈的流派后面,后辈演员开创新唱腔的能力就会受到伤害。

  越剧艺术是群众艺术,它是来自民间的,就如同越剧十姐妹。当下,民间剧团的活跃、繁荣、强大,是百年越剧得以兴旺发展的根基。许多热爱越剧的人之所以喜欢十姐妹,也许正是因为十姐妹能唤醒他们早年在乡下奶奶家看戏的一种情怀。浙江民营剧团是真正的传承者,他们把对越剧的热爱、对越剧的热情不断地传递和播撒出去。

  一颦一笑,一怒一瞠……相比较国粹的华丽,越剧的清秀、优美,更让人爱在心头。越剧,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感情尤为突出,我们了解她的故事,明白她的情感,知晓她的背后。我们喜欢她,并不是简单的一场戏,还有戏后面的人生。我们要传承这一种美、这一种情、这一种人生,无谓其他,只为心中常常响起的那一声丝竹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