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押金”,旅行社该不该收?怎么收?

20.11.2015  16:38

    眼下正是旅游淡季,廉价机票“满天飞”,使得大家出游的心又蠢蠢欲动。不过,旅游者一定要清楚一件事情:在出发前往一些国家前,还得“上交”给旅行社一笔金额不小的钱,这笔钱在业内被称之为“出境游押金”。随着出境游市场不断升温,出境游押金管理频频陷入尴尬之地。

    近日,北京朝阳法院专题通报,因50万元“出境游押金”到期不退,17名“驴友”怒告旅行社。经法院宣判,这些“驴友”终获旅行社赔付50万元本金以及逾期利息。

    由于目前还缺乏相关法律支撑,“出境游押金”一去不复返的问题近年来在全国多地都有被媒体爆出。日前,国家旅游局正在与多个部门进行协调,尽快出台相关细则,力争解决好出境游押金管理问题。

    “出境游押金”存在监管漏洞,多数旅行社仍在收取

    所谓“出境游押金”,就是旅行社在组织出境游前,为防止游客非法滞留在境外,根据旅游目的地以及游客自身资产情况等,在游客出境前要求其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

    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支撑,目前存在一些旅行社(或员工)“钻空子”,擅自挪用“出境游押金”,致使游客蒙受损失的情况。比如上半年杭州就受理了一起针对杭州市职工国际旅行社的投诉案件,该旅游社因“内部管理不善,导致员工利用职务之便骗取游客出境游保证金和旅游预付款等款项”。

    杭州市旅游监督管理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每年关于“出境游押金”的投诉总有几起,原因多为“逾期未归还”。

    近日,记者以游客身份向多家旅行社咨询,包括五星级旅行社在内,目前仍然采取现金方式向游客收取一定的“出境游押金”。

    经记者查阅,目前在使用的《旅游法》以及《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等,这些法律法规均未对“出境游押金”作出相关规定。

    浙江中青旅出境中心副总经理朱小军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是以现金的方式向游客收取‘出境游押金’。这是旅行社在操作过程中形成的行业规则,各家的收费标准和收取方式都不同。大部分组团社对前往日韩、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地的游客会根据收入、资产等状况收取数额不等的保证金,一般是五万元起。但只要游客接受了,就等于和旅行社达成一种合约。

    “其实要追溯‘收取保证金’的根源,并不在旅行社,而是一些国家的驻华大使馆。旅行社在组织游客出游的同时确实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游客脱团、非法滞留的情况,旅游主管部门会根据《旅游法》对旅行社处相应的现金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业务经营许可证。还有一种处罚手段,来自驻华大使馆的‘停签’处罚也会让旅行社陷入困境。”朱小军说。

    浙江光大国旅相关负责人吴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杭州市场上对于出境游押金的收取主要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汇入旅行社的账户,出境游押金的收取由旅行社和游客自行协议。另外一种就比较规范,通过与银行合作开展出境游保证金第三方监管业务。

    “不过说实话,各国的签证门槛都在逐步放低,‘出境游押金’的概念也在弱化,只要你的送签材料够好——能提供在职证明,5万元以上的银行存款证明以及房产、车产证明等,就不用收取保证金。单身的,无工作、无房、无车的‘三无’人员,因其缺少回国的约束条件,比较容易被判定为可能滞留人员,我们旅行社才会向其收取出境游押金。”吴先生说。

    借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商用创新手段保证出境游秩序

    对于旅游者而言,既担心把钱汇入旅行社户头会“一去不复返”,又觉得把一笔数额不小的钱存入银行里作担保“利息太低不划算”。

    记者发现,在“出境游押金”这件事上,为了让游客安安心心掏出押金,不少在线旅游商们则是动足了脑筋。

    今年,携程网率先试水“0保证金”的业务,由出行游客的亲属或公司签署“担保函”,一旦游客出现非法滞留情况,签署人员将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