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沉浮 化为这一次的“焦灼”

01.09.2015  15:24

    《烈日灼心》上映首周末票房1.2亿,消息传来,导演曹保平不禁落泪

    曹保平

    削瘦,板寸头,话不多,笑起来中规中矩。

    昨天,出现在杭州的导演曹保平,还有一个身份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老师。作为与王小帅、娄烨齐名的中国第六代导演,曹保平的特点是“学院派”。在接受钱报记者独家专访的一个半小时里,他也始终保持着老师的矜持。

    曹保平的作品不多,几乎每部电影都遭遇审查困惑,他总是坚持电影要“说点什么”。

    昨天,暑期档最后一个周末的战报出来了,《烈日灼心》、《聂隐娘》和《三城记》三片首个周末票房,《烈日灼心》以1.27亿开了个好头。

    采访空隙,曹保平会低头刷手机看实时票房、影院排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确实《烈日灼心》是他票房最好的一部片子。

    《烈日灼心》由浙江的蓝色星空影业出品,曹保平也在各个场合多次感谢过投资方对他的支持。毕竟这样一部深挖人性、类型独特的犯罪剧情片,在进入市场检验之前,大家心里都没底。

    现在结果出来了,曹导和出品方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一部很狠的电影

    看完心里堵得慌

    要“蓝色星空”老总吴慧君评价这位导演,她用了四个字“他很坚持”。

    话不多,但曹保平认准的东西,很难说动他去改变。

    《烈日灼心》电影剧本筹备了一年,邀请演员拍摄了一年,之后剪辑又花了一年的时间。原计划去年11月底上映,却发生了主演之一高虎涉毒事件,上映变得遥遥无期。幸运的是,影片今年6月在上海电影节上大放异彩,拿下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奖,于是《烈日灼心》在对高虎脸部做了处理后,于8月27日正式上映。

    前几天在《烈日灼心》的首映上,曹保平流下眼泪,“中国电影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很多,但这个馅饼总砸不到我头上,拍电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这位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的学院派导演,之前执导的《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狗十三》每次都很艰难。虽然在业内颇为叫好,在国际上也斩获奖项,却要么是上映了没票房,要么是没有上映的机会。

    按照曹保平的说法,《烈日灼心》是“一部很狠的电影”。在电影上映前,他也担心过,年轻观众对这么一部有沉重情感表达的电影,是否有兴趣、有耐心看下去,“因为之前很多大卖的电影都比较简单。但前几天跑《烈日灼心》路演,观众反应都特别好,说很虐心,看完心里堵得慌。现在的观众,对严肃叙事的,要动心思的,有点复杂的电影,也能看得比较清楚了,理解和审美已完全不是问题。”曹保平说到这里,一脸释然。

    曹保平称自己的电影不是艺术片,而是在游走艺术片和剧情片之间。

    “我基本上都采用剧情片的形态,会很直观、强烈,但也希望观照内心,有思想、有灵魂。我其实是一直在找一个契合点。比如我拍悬疑警匪片,我希望把情感因素放进去。大的形状是悬疑和警匪,小的地方又能找到你想要的情感。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陆芳/文 尹炳焱/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