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农村文化市场重“三化”保平安

23.09.2015  08:16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市场呈现出多元、繁荣的发展态势。全省文化市场执法机构根据农村文化市场点多、面宽、线远、难管等特点,从抓好机制创建、市场管理、队伍建设三方面入手,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努力实现以各文化市场执法机构为驻地,就近监管、辐射周边、全面覆盖的文化市场执法监管新模式。

  一是统筹谋划,机制创建注重规范化。实行执法区域联席制度,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责任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定期召开街道、文化、工商等综合执法职能部门联席会议,通报文化市场管理情况,协调解决执法难题,有效实现密切配合的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格局。完善执法监督机制,通过各种媒介向社会公开文化市场“12318”投诉举报电话及网络平台,同时欢迎社会各界积极举报文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目前已受理各类文化市场举报和投诉934起。创建社会共管机制,建立文化市场行业自律制,街道、村(社区)义务监督员制,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采用培训、座谈、电视曝光等形式及时通报市场违规行为。健全社会查堵机制,借助网吧QQ群平台,实时发布巡查、违规通报,以点带面,发挥警示作用,共计培训9800余人次,发放倡议书18000余份,通报违规87次。

  二是铁腕推进,市场监管注重实效化。全省文化市场执法机构高度重视,结合“两会”、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等重大节庆、重要活动和敏感时段,以市场巡查、专项检查和举报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以取缔非法大蓬演出、无证游戏、黑网吧为重点,强化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截至目前,2015年全省文化市场执法机构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20650家次,涵盖互联网上网服务、音像(电子)出版物经营、书报刊经营、印刷、歌舞娱乐、文物保护等;查处违规经营单位3437家次,停业整顿67家次,立案调查1739家次,罚款总额7187640元,有力地打击了各类文化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了全省农村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确保了农村文化市场安全稳定。

  三是优化保障,队伍建设注重长效化。全省文化市场执法机构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广电站基层文化组织的属地管理优势,延伸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手臂,通过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考核等方式,赋予文广站工作人员执法监督职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镇三级网络监管体系。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实行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制和目标考核奖惩制,完善队伍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加强执法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工作,经常性开展专家授课、案卷评析、技能比武等活动,全面提升队伍的执法能力和水平。继续实施全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加强执法队伍素质建设、装备建设、形象建设、业务建设和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