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冕:如果我在浙报大院朗读亭 我会读艾青的《太阳》

06.04.2017  19:47

  2017年,是中国新诗百年,讨论新诗在争议与探索中走  过的百年历程,绕不开被称为"新时期诗歌揭幕人"的谢冕。1980年,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谢冕在《光明日报》发表了论文《在新的崛起面前》,引发了关于新诗潮的广泛讨论,对推动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昨日,85岁高龄的谢冕教授接受了《浙江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浙江新闻:2017年是新诗百年,中国新诗在这中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然而新诗发展到现在,您觉得有没有什么误区或者说遗憾?

  谢冕:诗歌的音乐性是我最近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我们过去只看重诗歌内容的思想性,没有意识到形式对于诗歌也很重要。其实,胡适先生对新诗形式的实验较之于内容变革要深入很多,功劳很大。诗和歌,本身应该是可以合唱、可以朗诵、可以诉诸听觉的,而不仅仅是用于阅读的。诗歌的声韵、押韵、平仄、对称、回环、反复等节奏感构成了诗歌这个问题最大的特点,也是有别于散文等文体的一个特点,那就是音乐性。可以说,诗歌是音乐的文学,有音乐效果的,动听的,便于记诵和歌唱的的文学,就是诗歌。现在音乐性没有了,诗歌的文体,就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今年是新诗百年,我觉得新诗非常伟大,但是伟大当中也有缺陷,这个缺陷就是音乐性的丧失。胡适先生把诗歌从格律当中解放出来,使诗歌能够通过白话文的形式走向大众,但随着诗体大解放而来的,是对诗歌节奏感的忽视和丧失,音乐性的丧失这是新诗百年最大的问题。我们现在能够背诵的白话诗,无一不是节奏感强,韵律好的,例如艾青的《太阳》这首诗,但是很多诗写的好却记不下来。

  浙江新闻:您觉得应该怎么唤起诗歌的音乐性?

  谢冕:我觉得诗歌音乐性的问题要解决,但解决不是要通过重建格律诗,也不是通过恢复过去的五言和七言这类诗体,重建也不是复旧,因为让现代人写唐人、宋人的诗歌是做不到的。我们应该弥补的是诗歌过度口语化,过度散漫这个缺陷,要维护诗歌的音乐性。维护的办法,就是诗人的自觉,写诗的时候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注意到节奏感。例如段数要接近三个段落或者四个段落,互相呼应,或者隔行押韵,读起来有呼应。押韵是为了唤起人们记忆的感觉,既好听又好记。我认为,这是诗歌退到不能再退的一个红线,要死守这条线不能破,否则诗歌这个形式就不存在了。

  浙江新闻:现在的高考作文题都有"体裁不限、诗歌除外"的限制,您认为这种导向是否打压了诗歌教育?

  谢冕:我并不赞成高考作文用诗歌来表现,尽管我每天都在做诗,尽管我很看重诗歌,这点,我和很多人的看法不一样。因为诗歌是一个很特殊的文体,一般的文体要求的,诗歌不要求,一般文体不要求的,诗歌要求。例如在中学语文教学当中,老师要教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但是中国新诗,甚至旧诗,都不需要标点符号。就新诗而言,不用标点符号有很多好处,因为诗歌是多义的,不需要标点符号的限定,什么时候该断句,用分行、停顿、隔开都可以表现,这怎么能考出学生的水平。而且,诗歌是跳舞,不是散步,‘跳舞’可以跳跃,可以前言不搭后语,可以省略,可以留白,而我们语文教学要求连贯,要求文通字顺,这是语文的基本训练。作文教学要求准确,诗歌可以不准确,可以多义,甚至可以通过联想来表达你的意思,所以我不赞成高考作文写诗歌,因为诗歌考不出学生的语文水平。学生按照新诗要求写出的作文,和语文老师、语文大纲的要求不一定一样,判卷也很难判。

  浙江新闻:最近,《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非常火,您有关注吗?

  谢冕:有的时候,家人看电视翻到,我也会看,我觉得这些节目非常好。从诗歌的定位来说,诗歌很小众,甚至可以说很"贵族",但是这些节目很亲切,让大众通过电视就能看到中国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的魅力,引起公众对诗的兴趣,和培养一种爱好,也唤起很多人的记忆,所以我很喜欢。通过节目,我也感觉到后生可畏,能够背下这么多的诗词,自愧不如啊。

  浙江新闻:上周,央视《朗读者》的朗读亭在浙江日报社停留了一周,如果您在现场,您会朗读哪首诗?

  谢冕:我没能到浙江日报大院的朗读亭现场,但是要我推荐,我会推荐浙江籍的金华诗人艾青,推荐他的一些诗让大家朗诵。艾青虽然写的是现代新诗,是白话诗,但他的诗非常便于朗诵,也便于记忆,他的《太阳》开头是这样:"从远古的墓/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好记!押韵!节奏感也非常强。艾青先生是法国巴黎留学归来,他从外国诗歌得到很多的启发,但我认为这是中国式的新诗,非常有节律感,读起来很好听。我还会推荐《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读起来效果很好,也很符合浙江精神,和浙江的山水和人文都能联系在一起,因为艾青写的就是那个地方的人,那个地方的故事,那个地方的感情。

  人物链接:谢冕

  1932年生,中共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并兼任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主编。5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以及诗歌理论批评。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主编过许多大型丛书,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0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2卷)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