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再发十问:网络逆袭电视台 片酬难降

14.03.2015  12:23

苏晓

曾两次以电视剧“十问”引发业内强烈关注的苏晓,12日在其新创立的柠萌影业2015新享会上再度提出新的“十问”,聚焦一剧两星、影视公司上市、视频网站和网络剧等电视剧业内热门话题。

苏晓看好视频网站对电视剧市场的影响力。指出“视频网站卖不好的大剧注定亏本”“顶级剧价格网络超过电视台已经没有悬念”,直指视频网站出钱更多话语权更足,并表示“影视行业将彻底被互联网化”。

以下是“十问”实录:

一问:“一剧两星”之后还会有大剧吗?

答:大剧会有,视频网站卖不好的大剧注定亏本

去年,市场对一剧两星的政策实施比较悲观,认为高投入的大剧将会终结,纷纷喊出某某是“最后的剧王”。但是新年伊始,市场对政策的消化能力超出了预期,成本超过200万/集的大剧依然开机不少。

原因是市场对“精品剧”的需求在上升,但是,投资大剧变得增加了前提:视频网站卖不好的大剧注定亏本,进不了央视或前几卫视的大剧注定亏本。

本来指望的一线演员大幅降价看来又要泡汤。总结一句话:大剧还会有,风险在加大,门槛在筑高。

二问:“上市”是影视公司做大的唯一途径吗?

答:影视公司单独上市的几率将大幅减少

2014是资本疯狂的一年,数百亿资本涌入影视圈,影视业并购案几乎平均6天一起,对赌业绩借壳上市似乎成了影视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

可是很快高估值泡沫遭遇寒流,上半年才结婚,下半年就有离婚,并购案近一半未能完成。

并购要价过高,财务问题突出,影视行业空间不足是影视公司上市受阻的主要原因,可以预见,今后影视公司单独上市的几率将大幅减少,市盈率也会大幅跳水。

影视公司要想做大,野心大的,就自己建平台,打通内容渠道;野心小的,就卖给某个平台,自己专心做好内容。

三问:资本眼里这个行业不“sexy”了怎么办?

答:泡沫已经挤干,影视公司要么内容升级要么转型

从行业选择上讲,做金融的聪明人多,所以资本界没有傻钱。

资本刚进入想看清电影这一行可能要一年,再看电视剧这一行也就要半年,如今再看综艺节目制作公司,三个月就够了。不说原形毕露,而是我们这一行的泡沫挤的差不多了。

影视公司的出路是内容升级和转型。一条道路是像PIXAR动画一样四年做一部动画片,保证原创,保证独一无二的品质,这基本是开百年老店的思路。还有一条道路就是加快转型,产品多元化,电视剧、电影、综艺真人秀、动漫乃至游戏,逐渐打通内容壁垒,向综合性的娱乐公司转型。

四问:网络的采购价格会超过电视台吗?

答:出钱更多话语权更足,视频网站跟播卫视维持不了多久了

去年,视频网站的采购价格还是相当于一颗星(一家卫视),可是今年顶级剧已经出现了首轮价格与卫视持平,随着视频网站前几名广告每年超过40%的增长,顶级剧价格网络超过电视台已经没有悬念。

从网络点击量来看,2014年播放量超过10亿的已经算是好剧,可今年好剧的门槛估计要涨到20亿的播放量,去年过50亿的剧只有一部,而今年至今已出现两部。

与点击量形成对比的是收视率,除个别独播剧外,卫视黄金档电视剧的收视率普遍没有提升,可想而知广告主移情互联网也是大势所趋。

出的钱多,当然话语权也会不一样,延续多年的视频网站听从卫视排期,跟播卫视7点档的局面看来维持不了多久了。

五问:网络剧会颠覆电视剧?

答:网络剧实现精品化,影视行业将彻底被互联网化

2014年,近百部上千集网络剧呈现井喷之势,影视公司纷纷转型举手要为视频网站定制网剧,可到了下半年,风向很快转了,靠边缘性题材,恶搞三俗的内容,低成本制作的网络剧在互联网上并不受欢迎,全年现象级的网剧屈指可数。

2015年,网剧会压缩产量走“大投入精品化”路线,市场上会出现个别400万/集的网络剧。

网络剧的正途不是传统电视剧的擦边球、山寨版,也不是克隆精品电视剧,它应该是针对互联网用户的互联网产品。

适合随时随地收看,增强与用户互动,边拍边播,逐渐走通付费模式,真到这一天,电视剧这个产业的主战场就会移向互联网,影视行业彻底被互联网化。

六问:定制剧会带来怎样的买卖关系?

答:电视台将主动出击抢占版权IP制高点

一剧两星带来了定制剧风生水起,剧场定位清晰、专注的卫视会更欢迎定制,对卫视平台来说,定制有利于提前锁定好剧资源,有利于打造平台个性及品牌,有利于打造独播战略;而对制作公司来说,定制投资回款快,市场风险小,但定制的弊端是利益没有最大化,创作自由度小。

定制中的甲乙方关系是一场博弈,我认为谁拥有小说或剧本版权谁更主动,所以电视台也可以考虑去抢占版权IP的制高点。

对制作公司而言,拥有复合化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项目开发、娱乐营销、艺人经济上都强的公司会有更多的砝码与平台方谈判。

七问:边走边看会给电视剧带来什么?

答:观众年龄进一步下移,内容更加快餐化

根据统计,2014年移动端观看电视剧的人数已达到2.93亿,比上一年增长几乎翻倍。

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边走边看,上下班途中,主妇做饭时,排队等候的间隙等,人们的观剧习惯已经转向移动设备。

由此对电视剧行业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平时没空守候在电视机前的上班族看剧更方便,现在电视观众的年龄平均39岁,网络视频用户的平均年龄是29岁,电视剧主体观众年龄有望进一步下移。

其次,电视剧将逐渐告别客厅模式,原来全家饭后集体收看的场景,变成个人的消遣、造梦工具,用户更加细分,甚至面向特性用户。

再者,电视剧的内容和制作将更快餐化,更适合小屏收看。我们以前习惯了叫电视剧,说不定以后会叫视频剧,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将催生一个移动的生态。

八问:网络小说何以为王?

答:小说粉丝转换成影视剧观众天然就是营销利器

2014年,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几乎到了井喷的状态。小说的版权价格飙升,动辄三、五百万的影视改编权,影视公司买版权赌得越来越大。

细 究其中根源:《小时代》、《甄嬛传》、《何以笙箫默》的改编成功让人看到粉丝力量的强大,小说粉丝转换成影视剧观众天然就是营销利器;视频网站成为大买 家,电视剧越来越需要考虑互联网的口味;加上网络小说读者基本是年轻人,这样的IP容易在电影、电视剧、手游、舞台剧类型上打通界限,适合全产品开发的大 IP会越来越贵。

网络小说的改编热也催生了偶像剧的逆袭,去年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古装和时装偶像剧话题不断,但是今天的网络小说基本不关心人的精神问题,不再与社会思潮共振,这样下去,网络小说会将电视剧带入“轻”时代。

九问:中产趣味开始抬头?

答:小市民趣味被击退,婆妈剧不再受宠

2014年观看电视剧的观众总体还是偏女性,题材的最大类型还是都市剧,但出现了两个变化:人群年轻化,趣味中产化。

在网络上观剧的人群首先是90后,其次是80后,她们带动了电视剧总体观众往年轻化方向发展。年轻人观剧的审美趣味会偏向偶像剧、行业剧,排斥婆婆妈妈、柴米油盐的家庭伦理剧。

同时,都市中产人群的迅速崛起,他们更关注情感、生活、婚姻、职业这些精神困扰,审美趣味要求时尚、演员高颜值、制作精良,相反不迷恋充满小市民气息的家斗剧,中产趣味击退小市民趣味可以看做去年电视剧的大变化。

2015,市场上会出现更多的偶像剧、行业剧、婚姻情感剧,也有利于一夜之间演员小鲜肉的崭露头角。

十问:多屏时代重新定义内容为王?

答:好内容还要实现传播最大化

电视、PC、手机、广告牌,我们的时间和空间都已经被“屏”包围,这是个注意力集中的时代,因为屏无处不在;但这又是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因为人们的注意力被越来越多的媒体和渠道分散,所以“内容为王”会被重新定义。

不是生产了一个高品质的独一无二的内容就一定为王,你要能有效的传播开去才行。你要研究渠道,往往能在多个媒体平台多个终端上实现多次传播的内容才能称王;你要研究用户,只有打通各个终端用户的内容才能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