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下城区以“四化四养”养习教育模式推进中小学育人工作

14.09.2016  02:34

杭州市下城区响应省市号召,梳理了36个德育改革重点项目,创新了德育工作评估机制,并确立了养习教育区域特色,初步形成了“四化四养”养习教育活动模式,大力推进中小学育人工作。

一是网格化润养品德习惯。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宣讲活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感染人、启发人、教育人。如安吉路实验学校开展“童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共收集到绘画作品600余幅。开展“诵读经典、传承经典、弘扬经典”主题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国学经典中感受道德的熏陶。如春蕾中学编写唐诗校本教材《润物》;风华中学开展《论语》等国学经典每日诵读活动。做足做好文化育人文章,区级首推长江实验小学“十竹斋”木版水印体验馆等38个素质教育体验点,建立110个区级精品学生社团,并计划3年内打造500个校级精品社团,并要求校园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积极营造独特的文化育人氛围。

二是标准化涵养学习习惯。提出“习惯成就一生”理念,经全区教师、部分家长、教研员以及外聘专家讨论、筛选和整合,按照小学和中学不同的学习情况,提炼形成下城区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双10条,每条标准制定5个等级,将学习习惯养成分成具体可行的小目标。着力构建以班主任为主的、学科教师共同配合的育人共同体,重在形成合力,严查、严管、严训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促使学生改变不良习惯。要求学校层面坚持每期一奖,每学期召开一次全校师生共同参加的表彰大会,奖励一批习惯励志的优秀典型,让现实的榜样去影响身边的其他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是课程化学养行为习惯。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将养习教育提升至课程层面,并尝试纳入课程计划,各校开发校本教材、开设专门课程、规范一日生活,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广泛欢迎。如新华小学将“培养有教养新华学子”课程化,编写《教养三字经》《教养大讲堂》《小公民》等校本教材;青蓝小学推出“养习”课程,根据整理物品、倾听能力、书写整齐、按时作业等内容设置等级表,一年级学生开学初每天下午设置2节20分钟的“养习”课程;胜蓝实验小学以“大育化小、小微大做”微德育理念为指导,主推“蓝精灵的快乐一天”一日常规教育;新华小学推出“晨诵—旦炼—午书—暮思—夜读”独具校本特色的校内生活方式。

四是多元化修养礼仪习惯。结合服务保障G20这一契机,纵深推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养成教育活动,将入学仪式、入队仪式、升旗仪式、毕业典礼等大型的仪式活动列入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如江心岛小学首推“小绅士、小淑女”礼仪学堂,开设站姿礼仪、家庭用餐礼仪等小课程。结合G20峰会,以“携手‘1+6’文明进万家”德育品牌为抓手,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文明出行公约进万家”“文明宣传进万家”“文明行动进万家”等一系列丰富、有效的主题实践活动。创新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合一”。如青蓝小学以“规范汉字,美丽杭州”为主题开展了“啄木鸟在行动”文字纠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