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绿色生活 共建美丽家园

30.04.2019  16:37

春之绿,夏之繁,秋之金黄,冬之晶莹,舞姿演绎着四季轮回的生命盛景。茂林修竹,花语蝉鸣,歌声唱出了对家园的爱恋和对自然的敬重。4月28日晚,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盛大的开幕式美轮美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如此深情地表达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意愿,再次向全世界传递出中国力促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共谋绿色生活是人类的初心。植物和人类是地球生物圈内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植物有着天然的紧密关系,植物是人生存的物质资源、发展的审美资源,更是其生态体系平衡的必然要素。时至今日,人们更深切地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而这,就是习近平所说的“良好生态本身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共建美好家园是人类的希望。“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以如此的诗句来形容万物生长的生机活力。大自然的生命力和人的生命力融为一体就是大美,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是美丽家园。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习近平在讲话里描述得准确而生动——“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无序开发、粗暴掠夺,人类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合理利用、友好保护,人类必将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自我反省,是走向美好未来的明智选择。

而园艺,正是人们借植物语言对这种选择的表达。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被称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世园会。早在1999年,昆明就曾举办过一次引人瞩目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今天,世园会再次来到中国,散发出更加耀人的光彩。经过20年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中国已经驶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快车道,中国人在加快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态度前所未有地鲜明而坚决。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好画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追求热爱自然情怀、追求科学治理精神、追求携手合作应对,习近平提出的五点追求,从人文理念、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科学规划、国际合作等多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加了注脚。每点要求,都与我们有关,都能从自然资源工作中找到对应点。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尊重自然,就要欣赏自然,融入自然。让我们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绿色发展的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