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90多万志愿者的“公益积分”如何体现价值?

27.11.2014  13:10

    志愿者在付出他们的那一份爱时,是快乐的,他们直接的愿望是让我们得到帮助,而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当有着超过91.7万名注册志愿者日复一日地忙碌在杭州的各个角落,在成百上千个岗位上从事着不计任何报酬的志愿服务工作,我们在打心眼里敬佩他们的同时,是否也可以来想想能为他们——让这座城市骄傲的志愿者做点什么?

  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团市委、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推行“志愿服务公益积分制度”,为实现这个心愿打下了基础。每一位志愿者的服务时间,都可记录在杭州志愿服务管理平台上,并可以把志愿服务时数以1∶1的比例折算为“公益积分”。
  这些公益积分可以用来做什么——请他们看场电影?让他们享受哪些服务?给他们拍一张最美的工作岗位照片?怎么样才能褒扬他们的精神、激励志愿的动力?团市委、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和杭报联手,今天起向大家征集富有创见、又可以实现的金点子。

   志愿服务迈入“大数据”时代
   700多个点配有
   市民卡志愿服务刷卡设备
  孙新宝是上城区湖滨街道东平巷社区的一名志愿者,曾被评为杭州市功勋志愿者。每天早上7点半,孙阿姨上岗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只要一刷市民卡,便开始记录该次志愿服务时间。在9点半结束服务时,同样再刷一下市民卡,两小时的服务时间就自动记录在杭州志愿服务管理平台中。
  去年5月,杭州团市委、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设计推出杭州志愿服务管理平台,作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平台集志愿者招募注册、活动管理、时数统计、积分累计等功能。目前,平台注册志愿服务组织4082个,平台注册志愿者70.1万人。
  在全市,600余个社区志愿服务站以及省科技馆、低碳科技馆、图书馆、省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130余家志愿服务组织都配有市民卡志愿服务刷卡设备。
  市民卡为杭州市统一的志愿服务卡,作为时数统计、积分累计和星级激励的有效凭证,记录的志愿服务信息同步汇总到杭州志愿服务管理平台上。一方面通过实时的服务信息登记,便于志愿者的管理考核,另一方面建立志愿者个人资料库,记录长期服务信息,并将服务时长转化为相应的“公益积分”。
  同时,像孙阿姨这样从1997年就开始参与社区便民、敬老助残、绿色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的,其累积时数经过确认后也通过补录的形式记录在她“个人账户”的“历史时数”中。
  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主任王跃军表示,这项制度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在末端对应的反哺体系。目前,团市委、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正在研究制定《杭州志愿者激励办法》,倡导社会各界尊重志愿者、支持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公益积分”转化为志愿者权益。

   期待社会对公益事业的反哺
  退休在家的顾雅娟3年前成为杭州“功勋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公益积分制度”的引入,顾雅娟觉得有话要说,“像我这把年纪的人,已经不在乎什么名和利了。积分制度的引入,可能会吸引更多人加入志愿者这个热心的团体。
  “这不仅是对奉献者的肯定和尊重,更是对奉献精神的弘扬和鼓励。我们设想,‘功勋志愿者’未来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甚至在就学、就业、就医和落户等方面,都享受到优待政策。”王跃军说。
  我们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力所能及地为志愿者提供一些优待措施,让杭城的“小红帽”更添一份亮色。无论是一张免费的入场券,一次充满爱心的保险捐赠,还是一次让志愿者优先工作实践的机会,我们都将感谢你。

   建立更好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了志愿服务需求和服务愿望的有效便利对接。平台对研究、分析杭州志愿服务的现状、走向、规律都很有价值,具有示范性,走在了全国前列。——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党组书记侯宝森
  侯宝森还建议,要探索有效的激励办法,将“大数据”的作用真正发挥好,让这些“数据”真正成为保障志愿者权益的有效凭证。

  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好人吃亏,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的队伍中来。——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
  他认为,无论是志愿服务活动,还是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都让杭州的志愿者工作全国领先。接下去,需要建立更好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让志愿者的服务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让全社会都弘扬敢于付出的好风气,让志愿服务工作更为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本站编辑 刘娟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