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上市公司“乌鸦变凤凰”? 小心因“意外之财”扭亏的隐形亏损股

19.02.2016  14:39

    又到一年年报披露时,在上市公司扎堆披露年报的同时,A股市场的投资者们也将注意力集中到业绩扭亏为盈的公司中,成功摘帽的ST股的受关注程度尤甚。然而,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实现扭亏为盈的公司的前三季度的扣非(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而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基本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主要来源于政府补贴、投资收益、出售资产以及债务重组等,因此,投资者此时还需擦亮眼。

      A股暗藏隐形亏损股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业绩转好无疑是令人欣喜的。然而,究竟是经营有所改善,还是仅仅是粉饰业绩,恐怕就得加以甄别了。

    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两市共有2068份业绩预告出炉,有177家上市公司表示2015年业绩将实现扭亏为盈,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77家公司中,有125家企业2015年前三季度的扣非后净利润仍然处于亏损状态。特别是中国铝业前三季度的亏损额度已经高达28亿元,但公司在今年1月28日的业绩预告中称,预计2015年业绩扭亏为盈,全年实现净利润2亿元左右。

    以中房股份为例,就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中房股份提交了自己2015年的成绩单。在年报中,中房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销售力度等举措,公司2015年实现了扭亏。财报显示,2015年中房股份实现营业收入0.16亿元,较上年同期上涨了4.18%,实现净利润0.12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0.13亿元。由于扭亏为盈,公司业绩实现了189.38%的增长。

    然而,记者却发现,虽然公司账面实现了1213万元的盈利,但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然是亏损的,亏损额度高达1750.6万元。

    “摘帽”原因也需看清

    相比普通的扭亏为盈股,因扭亏而“摘帽”的ST股则备受市场关注。而在摘帽的ST股中,也同样暗藏了不少隐形亏损股。

    2月3日晚间,*ST金化发布“摘帽”公告,将于2月4日停牌一天,5日起恢复交易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成功“摘星脱帽”。日涨跌幅限制均由5%变更为10%。*ST金化证券简称变更为“金牛化工”。

    从*ST金化近期披露的2015年年报看,公司2015年度实现营收6亿元,同比下降57.38%;净利润2.4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然而,记者注意到,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2亿元,虽相较于2014年的-2.66亿元已有改善,但2006年至今,*ST金化的扣非后净利润依旧连年亏损。

    而且,记者注意到,*ST金化将原有PVC相关资产、负债及沧骅储运100%股权出售冀州能源,主业中PVC、烧碳生产装置已经停产检修。冀州能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也就是说,大股东出资购买了公司亏损业务。正是在剥离了亏损业务后,公司投资收益从589.7万元增长到4.22亿元,增长近70倍。

      布局扭亏概念需谨慎

    无论是纯粹的扭亏为盈,还是因扭亏而摘帽,隐形亏损股的业绩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而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非经常性损益。

    中投证券分析师韩哲晟分析指出,一般情况下,非经常性损益基本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主要来源于政府补贴、投资收益、出售资产以及债务重组等。

    由于近两年经济形势并不乐观,非经常性损益也是成为了上市公司的业绩粉饰神器。

    以前段时间发布业绩预告的东宝生物为例,公司2015年净利润实现12.52%-41.16%增幅的主要原因,除了市场好转之外,非经常性损益就占据了重要的角色。数据显示,公司2015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贡献金额预计高达320万-380万元,较上年同期有望增加68.73万-128.73万元,主要包括开发区扶持资金、科技奖励、电价补贴等。

    对此,韩哲晟提醒投资者,不少绩差股由于非经常性损益而隐身于优绩股行列,投资者应该谨慎对待这类隐形亏损股,尤其是逃过“披星戴月”甚至退市的ST股。以上海三毛为例,由于在2012年、2013年连续亏损,上海三毛已经在2014年4月就被实施过退市风险警示。为了保壳,公司在2014年三季度转让了一家子公司100%股权,实现非经常性利润1.2亿元后避免了被暂停上市。然而,在摘星脱帽一年后,公司又恢复了亏损的面貌,公司本月初公布的2015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15年再度亏损3877万元,同比下降164.61%。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周文娟        编辑: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