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三举措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作模式

18.08.2015  11:08

  温州市鹿城区以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为抓手,探索开展社会化运营试点,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文化阵地焕发活力。

   一是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依托滨江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有形阵地,引入鸿雁舞蹈艺术团、同心艺术团等艺术团队,创新社会化运作模式。签订《委托管理协议书》,采用文化部门、街道和社区三方为主体的监督评估机制,制定场所各功能室开放管理制度和委托管理的考核评估奖惩制度。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完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助、定向资助等政策措施,支持文化企业和各类社会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二是从“演文化”向“导文化”转变。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管理,通过评议、建议、表决等方式,建立畅通有效的民意表达渠道,统筹安排各团队担任各功能室管理员,实现每日对外开放。并无偿提供艺术指导及群演安排,每个节庆为社区居民提供一场大型演出、每个季度每个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一场公益培训。社会团队先后举办了“童心学榜样,童声诵美德”演讲比赛、妇女形体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及少儿舞蹈、古典舞、排舞等8个艺术培训班,组织授课96次,培训学员达1000多人次。

   三是从“点效应”向“面辐射”转变。 依托微信公众号、报纸传媒等平台,广邀社会主体参与,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优质文化资源配送。推行社区文化工作者讨论会模式,通过邀请其他社区文化工作者实地观摩,现场讨论分享的形式,加强沟通交流,学习经验做法,加大辐射功能。如五马街道引入上海和乐专业社工管理机制,共建文化中心;双屿街道将新温州人自发组织的“温馨之家”引入营楼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文化活动和管理,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辐射效应日益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