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数公交线路越来越多 公交编码根据什么命名?

18.06.2015  10:41

  还记得当年月票的样子吗?

  今年上半年,杭州出台了一系列的治堵措施,其中一条就是优化公交线路。与此同时,市民也发现,社区里也开出了不少4位数命名的微公交,这不禁让人疑惑,杭州真的有上千条公交线路么?公交车编码越来越多,又都是根据什么来命名的呢?

   城市区域扩大

  老底子公交编码规则已不适用

  对于这些疑问,最有发言权的自然是杭州市公交集团了。

  集团客运部副经理陈施承解释说:“杭州目前公交线路还没有达到上千条。目前,包括余杭、萧山在内,杭州市公交集团所负责营运的公交车线路一共有628条。四位数是目前新出现的一种公交编码,主要用于社区微公交。

  说起编码的事情,陈经理也不免向我们回忆起了杭州公交编码的发展。

  其实,老底子的时候,杭州的公交编码是很有规律的。一般来说,1-199路是市区常规线,200-251路是夜间线、261-299是高峰线,300-499路是郊区线,500字头的是专线,6字头的是社区巴士,700-799则是余杭和萧山的区内线。

  但是现在,大家再想按照这个规律“按图索骥”已没那么容易了。

  陈施承说,这当中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城区扩大了,很多原来的郊区现在都变成了市区。而原本按照郊区进行编码的线路自然也成为了市区线。比如三墩到黄龙体育中心的303路、三墩到武林门的333路。

  又比如,700-799路,原本是余杭和萧山的区内线。但是随着区域的发展,这100条线路也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在五六年前,公交集团只好把“4字头”里空着的编号也拿来供给萧山余杭区域的公交线路使用。

  此外,随着客流的变化,不少线路的编码也突破了原来的规则。比如一些原先按照高峰线编码的车辆因为客流需要变成了常规线。

   大面积更改编码不现实

  社区微公交用上四位编码前两位代表始发区域

  既然编码已经突破了老底子的规则,为何不重新整体排序,让编码更有规律呢?

  对于这样的做法,陈施承说,公交集团也曾考虑过。但这需要市民的认可,毕竟用了这么多年,再让市民重新熟悉线路的过程实在太漫长,综合考虑来看,还是不适合大面积地更改。

  据了解,杭州最早的公交线路是1922年冬天开出的湖滨-灵隐,因为只有这么一条公交线路,所以当时也没给它起名字,后来公交线路慢慢多起来,才把它称做“K7”。杭州还有很多线路一直沿用到现在,几乎成为大家约定俗成的东西,一下子全部推翻重新编号,估计大家也会发蒙。

  虽然老线路不能随意更改,但公交集团还是想了一些优化办法,让一些新辟的线路有规律可循。

  比如,在今年2月份新推出的社区微公交上就实现了“区域编码”。当时,公交集团拿出了两套方案来征求市民的意见——第一种:将6字头编码设定为区域循环线编码;第二种:启用四位数编码。

  最终,第二种方案胜出,目前已经在社区微公交使用。在四位数的编码中,前面的两位数就代表着一定的区域。比如,14**就是城市西南部(留下、之江新城等区域)始发的线路、15**就是滨江始发的线路、16**就是城市东南部(景芳、采荷、钱江新城等区域)始发的线路等等。

  公交集团还表示,随着轨道交通系统的日渐成熟,社区微公交还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启用四位编码,可以预留出更多的‘空位’给不断增加的社区微公交。

点击查看汽车频道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