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教授林正秋年底要出新书

16.06.2015  06:01

挖掘杭州历史上的清官良吏传播正能量 让历史文化古为今用

杭州师范大学原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林正秋。

家住文教社区的林正秋教授,是杭州师范大学原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80岁的他做了50多年的地方史研究,从1980年至今,林正秋出了36本书,写下五六百万字。

这几年,原本潜心在家做学问的林正秋变得越来越火,国内外各类媒体都来找他,有的问他南宋时的皇家宫廷菜是啥模样,有的想请他聊聊古代的牙膏、古人的养生方法,还有的来咨询杭州的旅游景观和官名、杭帮菜的英语翻译。

在社区里,林正秋也经常开办历史文化讲座。最近,林正秋又在忙活一件事,年底前,他又要出一本新书《杭州历史上的清官良吏》,专门介绍历代为杭州建设做出贡献的地方官。

研究历史可以古为今用

第一次见林教授,他递给我一张名片。一看,我似乎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来找他,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旅游文化研究会会长、浙江烹饪协会专家顾问等13个头衔,把名片挤得满满的。不管是跟他研究相关的古都文化、地方史学、城市建设还是杭州饮食,他张嘴就来。50多年来,林正秋对地方文化研究已经辐射到杭州经济、文化、旅游、饮食等各个方面。

从19岁读大学开始,林正秋就对地方历史文化怀有浓厚兴趣。1978年,他写了第一篇关于杭州的文章《古代的杭州》,从此对杭州历史文化的研究就没有停过,研究论著也是一本接一本。

80年代后,我开始写书,每年除了春节看望岳母用去半天时间,其他时间都在看文献找资料写书。”林正秋说,30多年来,他出了36本书,写下五六百万字。

在林正秋看来,研究历史是为了古为今用。他多次担任杭州重大项目的文化顾问或专家,如“西湖十景”评审、雷峰塔重建的规划和策划、西溪湿地工程文化专家组组长、南宋御街和河坊街的保护与规划、杭州东站枢纽工程文化规划以及宋城景区的文化顾问等。

当年,火车东站规划时,他给出了《关于开辟城东旅游休闲新景观的建议》,整整十多万字的一本书,从城市文化内涵的角度阐述了要保护哪个,该保留哪个,怎样利用。这个建议获得了2009年度杭州市人民建议“金点子奖”。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曹浩骏 文/摄 通讯员 王雪球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