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乡杨梅走向全国 慈溪小伙设计保鲜功能杨梅包装

01.07.2016  16:05

  谁知道凌晨4点的杨梅山上是什么样子?家住慈溪横河镇梅园新村的25岁小伙孙科杰对此颇有心得。杨梅成熟以来,每天凌晨4点,他都会爬上杨梅山,和家人一起采摘杨梅,一直忙到早上七八点,再开车到城区上班。

  在小孙的眼中,这是大多数梅农子弟每逢杨梅成熟时节都要完成的一道“家庭作业”。今年对他来说,却还有另一道“作业”在做:设计一种具有保鲜功能,适合快递运输,能够让家乡的杨梅走出慈溪、走向全国各地的新式杨梅包装。

  耗时四月

  包装设计初告成功

  这两年杨梅的行情不错,网络销售功不可没。但是,慈溪本地一直没有一款专门为杨梅快递运输设计的包装盒。一般是将筐、保鲜袋、冰袋等“混搭”,拼凑成一套,这样的包装盒存在空间利用不合理、保鲜性能难以保证的缺陷;而且价格虚高,承诺3天保鲜的某快递公司提供的杨梅包装一套售价达80元。

  自年初下定决心之后,小孙就开始着手市场调研,比较市面上出现的各类杨梅包装,查询杨梅保鲜的相关论文,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最终,他敲定了目前投放市场的这款杨梅彩盒产品。

  笔者在小孙家中看到了使用这款杨梅彩盒包装杨梅的过程:先是用两个2.5斤装的塑料侧镂筐装入杨梅,用进口纳米银离子抗菌材料包裹住,再用真空机抽出空气封存。将塑料筐对半放入泡沫盒后,中间与底部留出空隙分别放置两个400ml和600ml的冰袋。

  新的杨梅彩盒首先被小孙用在了自家的杨梅上。10日左右杨梅成熟后,他每天中午晚上两趟往外地发送数十箱杨梅。据他介绍,目前来看,自己设计的杨梅包装经受住了“实战”考验,效果不错,绝大多数杨梅都被安全运抵客人手中。“只有一盒杨梅送往江西某地有意外,因为路上耽搁太久,到了第三天杨梅坏掉了。”小孙说。

  此前,小孙投入约8万元制作了两套模具、订制收购材料,准备仓库,购买了大冰箱作为冰库存放冰袋,请广告公司设计外包装,并与同学合作开淘宝店挂售自行设计的杨梅包装盒。一切准备妥当,前后花费了约4个月时间。

  仅隔一周

  市面上冒出仿制品

  目前,新型杨梅彩盒包装网上销售了近800套,线下销售也有四五千套。正当小孙踌躇满志想要更进一步时,在本地某快递网点看到的一个杨梅盒让他一时心凉了半截。“那个杨梅盒跟我的设计,外观颜色和图案基本上是一样的。”小孙马上拍了几张照片,回头再仔细观察,还是发现了两个不同之处。一是盒子侧面“杨梅成熟,俏立枝头”的图案减去了杨梅,只剩下树枝;另外“慈溪杨梅”的“慈溪”二字替换成了另一个本地地名。

  “我卖杨梅包装大概也就10号左右开始,一个星期不到就出现仿制品。我当时有点懵,这速度太快了。”小孙说:“印刷厂的朋友说我的外包装设计底色太简单,容易被仿制,以后注意改进一下就可以了。另外,我也没法打开人家包装好的盒子要求看内部设计,我用的有杀菌作用的材料,别人也不一定知道。不过这事还是给我敲了一记警钟。”

  浙江煜华律师事务所孙佰军律师表示,没申请商标、专利的包装设计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他建议小孙尽快注册商标和设计,改变当下的被动局面。

  从事商标专利代理行业多年的屠灵芝告诉笔者:“专利权最好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前申请。一旦申请专利就可以进入保护期,受到法律保护。另外,从仿制的角度来看,一般的包装设计缺乏技术瓶颈。而当前的专利保护已比以前有力了许多,可以说是‘物超所值’。”

  再接再厉

  小伙表示要来年再战

  目前,小孙设计的杨梅盒标价为18元一套,百套以上再减去2元。这比市面上一般的“混搭”杨梅盒每套要贵上三四元。对此,小孙表示在价格上承受了较大的压力。而使用过小孙设计的彩盒的梅农定辉师傅表示,价格倒是其次,他习惯用大的盒子一次放置3个600ml冰袋,感觉这样相对安全。小孙设计的箱子较为紧凑,但体积较小,不够他“发挥”。

  由于起步时间晚,小孙一开始没有拉到足够的订单,不敢一次大批量采购材料,这也客观抬高了单个杨梅盒的成本。此外,在材料选择上小孙有自己的坚持,进口纳米银离子渗入筐体,外观上根本看不出来,塑料筐他也选择了安全性最好的“新料”。“我自己家里就是种杨梅的,最痛恨的就是倒杨梅牌子的事情。杨梅是要吃进嘴里的,不敢在这方面有半点亏心。”小孙说。

  “今年做杨梅包装最大的失误是没有采用吸塑凹凸型的内部设计。”小孙对此不无懊恼,“我一开始就是针对‘通货杨梅’,想尽可能多地帮助大家把杨梅卖出去;另外挑选固定大小的杨梅需要很多的人工,所以一开始就淘汰了吸塑的内部设计。但是从市场反应来看,外地客人更愿意花高价钱买整齐划一的精品杨梅。”

  小孙说,在剩下不多的杨梅季里,他主要做好冰袋、真空机等配套服务,维护好来年的客源;明年他会再接再厉,汲取今年的教训,争取设计出保鲜效果更好、更难仿制的杨梅包装。(宁波市林业局)

网站地图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