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诗集发布会办成同学会

30.04.2017  22:33

  4月29日下午,一场诗集发布会,在良渚的梦栖小镇设计中心举行。诗集的名称是《光荣与梦想》,编写方是杭州大学晨钟诗社。

  下午3点半,诗集发布会正式开始,会议厅里坐着50多人,他们都是“老杭大”的校友,从77级到98级的都有。他们把目光落到了手里的诗集上——这本名为《光荣与梦想》的诗集中收录了132位同学的270首在校期间创作的诗歌。

  诗集的主要编者之一,“老杭大”91级的林普友说:“2015年6月18日,‘老杭大’公众号发布了《杭州大学22年诗歌作品回顾征稿启事》,希望展现杭大从1977年到1998年四校合并的这22年,杭大学生的时代精神风貌。”启事发出后,让林普友感动的是,有一大批诗社的老社员给他寄来了大量的老刊物,除了《晨钟诗刊》外,还有《杭大团训》、《大学时代》、《飞来峰》、《初阳台》、《他山石》等校团委以及其他各系的文学期刊。在经过了多道的整理、选择和编辑后,《光荣与梦想》出炉。

  记者在诗集中发现了很多如今还从事着文学创作的人,比如黄亚洲、张德强、余刚、王子良、李定军、汪剑钊、陈丽君等都是著名的诗人、诗评家、翻译家。

  在2个小时的发布会上,有近1个小时的时间是用在诗朗诵上的。起先几位是事先安排的,但到了最后渐渐变成了大家自告奋勇。

  当那些头上已经有了白发,身体略微发福的中年人走到台上,捧起诗集,开始朗诵时,这些来自十几年前的诗句竟然有着带人穿越时空的魔力。

  诗人王自亮在台上念的诗,是自己在1981年写给“刚刚”余刚的《海岬》:

  “在群鸥惊起的海岬/我们目光相遇了/话题涌来,层层叠叠/发出赤桦林的喧响/你指着远方的岬角,眯着眼睛说/那儿有一片磷光/海风更有腥味……

  念30年前的诗有什么感觉?王自亮说:“穿越时空了。每个人都有特定的时空,诗歌这门艺术非常奇特,他可以记录当时的情境,也可以保留下当时的思想。在经过了岁月的流变,很多东西都变得不那么清晰了,但当这些诗歌重新出现在眼前,它就像是被重新挖掘出来的土层,会给人带来惊喜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