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在社会互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08.04.2019  04:41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任何人都避免不了与他人进行互动。人与人在互动中关系的和谐以及合作的成功离不开对自己以及他人思想的理解与掌握,而元认知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于1976年最早提出元认知概念。元认知一般指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思(监测),并利用反思获得的知识来调节认知过程(控制);后来,元认知也指我们考虑他人的心理状态(监测),并利用这些信息来预测他人的行为(控制),这时我们称之为“心智化”或“心理理论”。


  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弗里斯(Frith)通过“反应时任务”总结出元认知似乎存在隐式和显式两种形式。其中,隐式元认知意味着这一过程是自动的和无意识的,它通常能够使人们在非个人活动中自动采用“我们模式”(we-mode),即以集体为中心,考虑团队成员,从而加强合作;显式元认知使我们能够反思并在团队中合理地解释自己与他人的行为,通过分享经验提高个人对团队或者世界的认识,从而增强协作与决策能力。因此,两种形式的元认知都在群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隐式元认知 通过“我们模式”促进协作


  为了合作的成功,我们要顾及他人的知识、目标和价值观。正如美国心理学家伍利(Woolley)提到的,当群体成员具有更大的社会敏锐性时,群体的集体智慧就会更高。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元认知是合作成功的必要因素,但大量有关合作的研究表明,通过内隐的心智化,我们可以自动地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意图,从而加强合作。心智化能力,简单理解就是“读心”能力、“将心比心”能力、“反思”能力,拥有好的心智化能力,我们不仅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塞班兹(Sebanz)等人发现,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他会情不自禁地表达出另一个人正在做的任务的刺激反应需求,即人们会自动地内在表征与其一起工作的人的目标。萨姆森(Samson)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当他人的知识与我们自己的知识不同时,我们会自发考虑别人的知识。另外,有关信念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当他人信念与自己的信念不同时,我们也会自动考虑他人的信念。正如图梅勒(Tuomela)提到的,合作伙伴中的每个人都以“我们模式”工作而不是以“自我模式”(I-mode)工作。在这些研究中,虽然自动考虑他人的目标、知识和信念可能会使个人的表现变差,但却促进了合作的成功,正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缩影。


  事实上,许多团队的解体多是团队成员间的分歧导致,而隐式元认知在团队中显著地改变了任务刺激的价值或显著性;为了成功地与团队成员互动,我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与整个团队当前目标最相关的对象和行动上。因此,在团队其他成员可接受范围内的目标,即使在我的接受范围之外,也会有较高的价值,相反,团队多数人不接受的相关对象,即使我能接受,可能也只会有较低的价值,以便减少分歧的产生。这似乎与思达赛(Stasser)所观察到的“有偏见的信息汇集”有关,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对“我们模式”的自动采用,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才会发生这种自动调整,团队成员才会朝着大家认可的方向齐头并进。


  显式元认知 通过加强互动促进协作


  弗里斯提到显式元认知的主要(如果不是唯一的)功能就是加强社会互动,它允许我们通过语言或手势将我们的想法和思考传达给他人。通常情况下,团队的学习效果会受反馈或其他结果信号的影响。在巴赫拉米(Bahrami)的研究中,在给予客观反馈但不允许讨论的学习小组中没有发现“群体优势”,但在允许讨论、无反馈的小组中却发现了“群体优势”。这表明,当人们讨论他们的经验时,并不是特别需要客观的外部反馈来获得对世界的准确感知,通过与他人讨论来分享感知经验是提高我们个人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这种经验的共享依赖于显式元认知。


  显式元认知与生成行为背后的认知过程的可报告知识有关,然而,我们很少或根本没有直接的途径去接触行为结果的具体认知过程,也就是说显式元认知很容易出错。比如,在霍尔(Hall)的实验中,要求被试根据喜好在两种果酱之间做出选择,然后主试重新展示他们选择的品牌,并要求他们解释选择该品牌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主试使用一定技巧呈现给被试没被他们选中的品牌,结果发现有一半以上的人没有注意到这个变化,并为这个实际上没被选中的品牌做出解释,也就是说人们似乎更关心如何解释和证明他们的决策过程。但心理学家奥尔森(Olsen)提到显式元认知可能是不准确的,但不管是否反映了真实的情况,这种对行为原因的元认知报告都会在群体互动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反思和报告我们的行动和经验的能力,可以提高的协作水平甚至高于内隐心智化的“我们模式”在团队协作中的作用,因为它允许我们优化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与此同时,通过与他人的讨论,我们也提高了对行为和经历的原因给出更准确的报告的能力,即元认知水平,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作者: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徐艺明 尚婷婷 陈英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