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自己的血用时再解冻输入 “血液银行”可行吗
2月1日,150余名被称为“熊猫侠”的稀有血型献血志愿者齐聚杭州,省血液中心向他们表示感谢。这个特殊的群体,身上流淌的血液像大熊猫一样珍贵;把他们献出的血液储藏起来,每年都能挽救众多稀有血型的重症病人的生命。据介绍,利用冰冻解冻技术,稀有血型的血液在血库中储存可长达10年。
最近,有医疗机构开始尝试利用这项技术,《中国科学报》报道称,位于重庆市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正在打造一家“血液银行”。如同将钱存进银行一样,公众也可在体质健康时抽取一定血液储存在医院中,以备自己日后不时之需。该医院认为,这不仅可以避免血源紧缺问题,还能减少输血过程中的风险。
这一做法真的可行吗?我们是否已到了“用自己的血,和异体输血说再见”的时候?它能够代替目前全国、乃至全球众多国家都实行的无偿献血制度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至少应该了解:血液的长期储存在技术和管理上是如何实现的。
记者从省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了解到,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已经十分成熟的冻存技术来长期保存血液,这一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于大幅度降低血液细胞的新陈代谢程度。
经过专门训练的采供血人员首先向血液里添加甘油等冰冻保护剂——这些添加剂经过长期实践证明对人体不会造成影响。随后这些血液被装进血袋,再放进医用冰箱。这些冰箱使用特殊的制冷设备,可以长久保证温度恒定。根据国家2013年6月正式实施的《血液储存要求》,含40%甘油的冰冻红细胞应该在不高于零下65摄氏度的环境中保存,保存期自采血之日起10年。朱发明说,在实践中,血液一般会被保存在零下80摄氏度的环境中。
当取用冻存的血液时,人们把血袋放在38摄氏度的恒温水浴箱中,匀速摇动至红细胞完全融化。然后再反复加入氯化钠溶液,逐渐洗去血液内的添加剂。这个过程中,在低温环境下“冬眠”的血液细胞会很快“醒来”,并恢复健康活力。根据规定,这种正式名称叫做“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血液应该在24小时内输送给需要的人。
省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专家介绍,采供血机构采取严格的措施,避免处理中发生污染或感染。一个个血袋不仅完全分隔,还会贴上唯一的条形码、编号等信息。冰冻、解冻等操作也引入各种先进仪器和标准化程序,最大程度减少人为误差。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胡秋月 蒋烨琛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