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崇寿镇傅家路村“三化”举措促进民族工作品牌化

21.10.2016  02:06

傅家路村地处慈溪市崇寿镇中西部,全村区域面积为5.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06人(2229户),外来暂住人口4600余人。崇寿镇傅家路村少数民族呈现散居的特点,民族种类较多,基本为流动人口。傅家路村现有少数民族538人,常住少数民族共43人,其中布依族4人、朝鲜族1人、壮族29人、苗族8人。流动少数民族495人,以苗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族居多,主要因婚嫁、创业、务工等原因从贵州、广西等地迁居而来。近年来,村民族工作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交融、互助、同心、共富”为民族工作理念,立足“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创新工作措施和手段,使民族工作真正做到了“聚人气”、“接地气”。

  一、引起高度重视,实现少数民族工作“实体化

(一)建立组织架构。 建立了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政工书记为副组长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完善了和促会民族工作委员会、片区民族联谊小组和少数民族民情驿站三级网络体系。设置村少数民族工作室,设立少数民族便民窗口,真正实现了民族工作由点到面无缝全覆盖。

(二)做好阵地建设。 建成“一馆、一廊、一室、一站、一窗”实现阵地固定化和载体多样性。“一馆”即民族文化馆,建筑面积约320平方米,展示民族文化和民族知识,内设少数民族讲堂;“一廊”即民族风情长廊,集中展示56个民族风俗风情;“一室”即民族工作室,用于少数民族服务接待的专用办公室,由村政工书记负责,开通服务热线,建立“民族一家亲”工作QQ群;“一站”即民情驿站,倾听少数民族群众意见、建议,开展少数民族需求服务;“一窗”即民族宣传窗,用于宣传有关民族政策和知识,展示民族风采等内容。

(三)实现网格管理。 傅家路村全村划分为4个片区,实现了网格式管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动村社区保安、民族工作联络员调查摸底、信息采集、归类建档等方式,掌握全村538名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情况,建立少数民族群众信息“数据库”,将信息数据登记造册,实现一户一档,并进行动态管理。

二、做好关爱工程,实现少数民族服务“人文化

(一)加大“输血”力度。 设立少数民族帮扶基金,目前已由慈溪农村合作银行、宁波银行崇寿支行等单位为帮扶基金注入资金总额5.6万元,用于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同时,依托与傅家路村结对联谊的冠亚股份、三灵电子、海歌电器、一帆机械等四家骨干企业,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帮扶,目前已累计提供少数民族就业岗位24个,安排就业94人次。

(二)强化“造血”功能。 依托市少数民族发展项目扶持政策,建立百亩葡萄园项目基地,用于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和农技知识培训;利用少数民族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大棚种植、作物栽培和田间管理讲座和实践培训,引导少数民族投身现代农业,共举办培训9场次,受益群众280余人次;开展招聘与就业活动,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服务;鼓励支持少数民族群众开展自主创业,提供员工招聘、场地租赁和贷款对接等服务,杨军服装厂、成浓五金厂等少数民族群众创办企业已进入良性运转,成为少数民族创业致富先进典型。

(三)构建“关爱”工程。 开展“少数民族子女关爱工程”系列活动,与镇政府、镇教办和学校多方协调,为少数民族子女入学提供便利;安排19名少数民族子女参加“暑期假日学校”,由返乡大学生为“小候鸟们”开展课程辅导、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和安全救护知识培训等,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后顾之忧,使其安居乐业、扎根落地。

三、致力相互交融,实现民族创建工作“大众化

(一)以活动凝聚人心。 组建少数民族“和谐”篮球队、太极拳队和舞蹈队,建立九三学社社会服务基地,举办少数民族专场文艺演出和各类体育赛事,开展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广场咨询会,举行少数民族座谈联谊活动,利用重阳、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慰问和民俗庆典活动,利用各种载体和手段,宣传民族知识、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凝聚民族团结合力。

(二)以奉献提升素养。 少数民族群众利用各种优势和特长,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和志愿服务活动。如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主任苗族小伙吴通文利用担任“和谐篮球队”队长威望较高的优势,参与傅家路村及至周边村暂住人口矛盾纠纷调解,被评为市百名优秀新慈溪人;傅家路村于2012年10月在全市率先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目前服务老人达50余名,4名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其中,为老人料理个人卫生、维修管道电路、开展精神慰藉等;与社区保安、民兵志愿者等一同参与村庄夜巡,开展出租屋安全隐患排查、消防知识和安全用电等宣传。

(三)以参与促进交融。 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强化主人翁意识,少数民族代表作为村级协商民主议事小组成员,认真参与村年度工作计划、项目建设及财务支出等村级重大事项的议事协商;围绕“五水共治”集中行动,由民族工作委员会牵头成立少数民族护水队,开展河道巡查、管道疏浚、节水宣传等活动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