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发微信征集健康的婴儿“便便” 帮他重建肠道菌群

24.12.2016  13:05

昨天,有位读者给快报来电:“朋友圈里有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多位好友,都在转发一则《诚恳征求粪菌供体》的微信,是为了救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希望快报能帮帮忙!

这则《诚恳征求粪菌供体》的微信是这样写的——

我的儿子是严重的过敏体质,对多种食物和药物过敏,目前一直在医院全静脉营养维持生命。住院已经11个多月,经过医学专家咨询和慎重考虑,决定尝试粪菌移植,需要寻找合适的供体,但是供体的要求非常严格,直接关系到移植的效果及并发症。恳请朋友们帮忙留意这方面的供体,以拯救我的儿子,我愿意出高价得到健康孩子的粪便。

要求:1.母亲及婴儿体健,没有过敏性疾病,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幽门螺杆菌抗体阴性。

2.婴儿出生后纯母乳喂养,没喝过奶粉,未曾添加辅食,5-6个月月龄。

3.母亲及婴儿居住的地方最好少污染,空气清新,越原始的地方越好。

4.乳母饮食清淡。

5.婴儿出生后无用药史,特别是抗生素。

如能找到符合以上要求的供体,母亲在移植前20天接受管理,包括指定富含营养、低过敏的饮食,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畅,将自己宝宝的肠道调整至最佳状态。确定移植开始,供者婴儿居住在医院附近宾馆,每天孩子排出的粪便在10-20分钟内灌肠置入受者的肠道。估计提供粪便时间约15天左右。

因粪菌移植供体产生的检查、饮食、住宿等所有费用由我们承担,另额外重谢!

不吃东西”的孩子,连喝水都过敏

走进杭州这家三甲医院的儿科病房,病床上坐着个一周岁模样的小男孩,立刻敏锐地看过来。

黑亮的眼睛,圆乎乎的脸颊,随着我的脚步,转动大脑袋好奇地看我。

然后,他小腿一蹬,只听围着床的铁栏杆“咣咣”一阵乱响,眨眼工夫他一骨碌翻身站了起来,拉着栏杆走过来两大步,冲我“嘿嘿”一笑——下边有两颗白白的小门牙,上边没有。

完全是个又机灵又有劲儿的小家伙,如果忽略他衣服底下探出的一根纤细塑料管的话。

这根管子连接着上方乳白色的“营养输液袋”。这个13个月大的杭州男孩辰辰,从今年7月3日开始到现在,一直在接受全静脉营养输入——这通常被视为机体已经无法通过胃肠道摄食——在近半年的时间里,辰辰几乎吃不进什么东西,这条细小的管道是孩子唯一的“生命线”。

孩子是28周的早产儿,出生体重只有818克,在儿保住了四个月才出院。”辰辰妈妈说。

“出院后不久,孩子出现了各种过敏症状。刚开始吃奶时表情显得很不舒服,好像吞咽不下去的样子,之后不肯吃了,硬喂会呕吐、咳嗽、打喷嚏,全身皮肤一阵阵发起鸡皮疙瘩一样的小疹子。

“他的症状逐渐加重。停了母乳,换成各种低敏奶粉、氨基酸奶粉,都没有改善,还伴有腹泻、黏液稀便。喂米汤,他也不肯吃,用勺子硬喂,吃一点就呕吐,全身还发出像痱子一样的粟粒疹来。

“觉也睡不好,后半夜他经常被痉挛性恶心憋醒,有时脸色发青发紫,看上去很痛苦。

到后来,他连喝水都过敏,只有一种矿物质较少的‘婴儿水’,还能稍微喝一点。去室外活动,也会加重咳嗽、呕吐。很多普通药物都不能用,用了会过敏;连保命的营养输液袋,他都只能认牢一种,换别的输液袋就会过敏。”辰辰妈妈说。

所以,到现在,辰辰已经几乎不吃什么东西了。

由于长期不太进食,他对食物也不感兴趣。我在医院看到,妈妈用陶瓷杯和婴儿水给他泡了一个杯底的低敏奶粉,目测只有30毫升左右。就这30毫升,辰辰还一脸“吃不下去”的表情,很不高兴地吃一口吐半口,足足喂了一个多小时才喂完。

每天勉强能喂五六十毫升吧!”妈妈无奈地说。

粪菌移植是医疗新领域 用大便治病其实不脏也不臭

辰辰的病怎么治?总不能一直靠全静脉营养输入。

爸妈带他辗转省内各大医院,都说这是罕见的疑难杂症,全中国都没有几例,棘手。病历还曾送到美国去求医,也无疾而终。

前几天,爸妈带他去了外地一家知名医院,一位儿科的著名教授建议——试一试做粪菌移植。

从辰辰妈妈发的“征求粪菌供体”微信中也可以看出,从健康孩子的粪便中提取菌群,移植到辰辰的肠道,帮助他重建健康均衡的肠道菌群,使肠道恢复正常功能,这就是“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听着有点难以接受,其实这是个医疗新领域,在全世界属于肠道菌群失衡与疾病关系研究的新热点。原本又臭又脏的粪便经过提取、处理后是清亮无味的,根本看不出来这是粪菌液体。

据了解,人体正常菌群种类有1000余种,主要分布于肠道、皮肤、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肠道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及病毒等,其中99%以上是细菌。

浙医儿院消化科陈洁主任曾生动地形容粪菌移植术:“肠道微生态就像一个社会,各种细菌就像警察、工人、农民、罪犯等等,我们找不出每一个‘罪犯’,那就重新移植一个新的社会。”粪菌移植术的本质,就是用健康人的粪便细菌菌群,来重建患者的肠道菌群环境,缓解腹泻、腹痛、便血等常规治疗难以控制的重度炎症性肠病。

2014年,浙医儿院消化科曾开展首例粪便移植治疗项目,用妈妈的大便提取含有正常菌群的液体,输送到11岁男孩的肠道里,治愈了男孩的伪膜性肠炎。

浙江省中医院今年也有一例用15岁儿子的大便治愈57岁老爸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成功案例。

作者:记者 魏奋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