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脑”派车位 就诊停车不再烦 平均每天引流车辆388辆

12.07.2019  12:03

这几天,从市一医院正门口的浣纱路到学士路,原来300多米的硬隔离不见了,一抬头可以看到醒目的停车信息导引牌。这些变化,得益于杭州“城市大脑”9大应用场景之一的上城场景——智能规划医院周边停车位。

上城区集中了9家省市级大医院,医院周边“停车难”一直是治理的“痛点”。以市一医院为例,医院地处繁华的湖滨商圈,每天门诊量9000多人次,早高峰时段医院周边道路停满了车,交通经常“打结”。

一般情况下,早上7点多的时候,医院的泊位就已经满了,车辆只能在硬隔离等候区排队进入,时间差不多要1个半小时左右。”上城交警大队湖滨中队中队长张迅介绍,曾经以为设置硬隔离等候区会好点,结果却让道路成了临时停车场。而在同一时段,附近的商场还未营业,三四百个泊位闲置着。

于是,湖滨街道拿出了“用好停车场”的解决方案。第一步先盘点“家底”,知道“泊位哪里有”。通过城市大脑,把市一周边湖滨银泰、工联CC、解百元华、嘉里中心4个停车场停车泊位数清楚,共1293个泊位。

第二步,对这些泊位进行智能规划,知道了“最快停哪里”。交警、城管和属地协作,把周边泊位用8处引导牌告知车主,当市一内部停满时,可根据提示快速到达周边停车场。同时,市民在通过网上预约挂号时,也能同步收到相应时间的泊位信息。第三步,拆除隔离,知道了“这里不能停”。将“等候车道”变为“即停即走缓冲区”,恢复正常通行功能。

据悉,该方案自6月中旬运行以来,已实现平均每天引流车辆388辆。早上7:00到9:00,工联停车场的周转率提高了1.7倍。原来几百米的排队消失了,车辆“即停即走”。交通秩序也变好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刮擦事故降低30%。

在此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新的工作标准,那就是‘停车指数’和‘泊位指数’。”湖滨街道“城市大脑”专班工作人员郑欣介绍,停车指数,就是泊位的占有率,如果小于1,就表示有泊位。泊位指数,就是泊位的周转率,如果大于1,则表明当天至少停过1辆车。让前者小于1,让后者大于1甚至更大,说明该区域的停车治理越好。“停车位得到了有效应用,就好比就餐时的翻桌率高了,市民的等待时间就少了。”湖滨街道党工委委员王潞说道。

下一步,湖滨街道还将把这个应用场景推广到更大范围。比如计划在今年国庆前亮相的湖滨步行街,有了“城市大脑”,可以让有限的泊位资源发挥倍增效应。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