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精做细“开放活动”

13.01.2015  02:26
      幼儿园开放活动主要目的是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班级,深入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了解幼儿园的理念和教师的教育方式,从而增加办园透明度。但目前,很多幼儿园存在开放活动形式单一、目的不明确等现象。看似简单的开放活动,如何做才能更有效?
        多渠道通知,自选时间贴心沟通
        为确保家长能在最方便的时间参与幼儿园开放活动,我园尝试将开放时间由以往的一天变为一周。开放周的前两天,各班教师利用QQ群、飞信等,发送活动通知,让家长明确开放流程,一周内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进班时间,变被动为主动,提前预约。考虑到留守幼儿的爷爷奶奶等不会收发短信,我们利用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一一向他们介绍开放活动内容。同时,在报名过程中,教师耐心回答家长的疑问,让沟通变得更贴心。
        邀家长进班,达成共识实时沟通
        家长报名后,我们利用离园时间,邀请第二天参加活动的家长进班培训。培训会上,班主任发放活动流程介绍页,将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教育价值、师幼活动要求,以及需家园配合的工作等进行详细解读。同时,教师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实时沟通,推荐科学保教方法,促使家园达成教育共识。
        比如,在前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孩子在园喝水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牵动着不少家长的心。于是,在喝水环节的解读中,教师特别向家长介绍了幼儿每日在园喝水的时间、喝水量,并介绍了幼儿怎样喝水才科学的生活常识。
        谈话中,教师还需温馨提示家长在开放活动每个环节中所站的位置,轻便着装、不影响孩子正常活动等,让家长第二天走进幼儿园时,可以有的放矢地观摩和参与,知道看什么、怎么看。
        巧妙提醒共同关注,现场互动同步沟通
        开放当天,在班级教师的热情接待下,家长们如约走进活动室,在门的右侧站位,这里能将门口的晨检、衣服的整理、六步洗手、区域活动等晨间活动尽收眼底。开放中,教师巧妙提醒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教育价值和理念,家园真诚携手,达成教育同步。比如,提醒家长不要在观看期间随便走动、接听电话等,以免影响孩子们的正常活动。尤其是幼儿进餐、教育活动等环节,一定要保持安静。
        为了方便无法到场的家长了解活动的全过程,教师用相机全程留影,将开放日前一天的培训会和开放日当天各环节的活动照片,做成电子相册及时上传到班级网上论坛,方便不能来的家长了解活动内容。
        汇总建议真诚及时,分门别类有效沟通
        连续5天的开放活动结束后,教师通过反馈表、QQ群、当面沟通等方式,广泛征集和汇总家长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本着尊重、真诚的原则,教师对家长普遍反映的问题进行集体沟通;对少数家长反映的问题,利用早晚接送时间进行个别沟通,逐一答复。
        当遇到一些特殊问题时,如家长建议“在园门口增设安全岗”,我们的办法是逐层上报、逐层审批,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最终,幼儿园与家长委员会达成共识,成立家长护卫队。每天早晚入园、离园前后半小时,由两名家长志愿者协助保安一起执勤,疏通接送车辆,安全护送孩子。这种做法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与支持。
        在每个学期的常规开放活动中,我园充分挖掘开放价值,努力创新开放流程,家园有效沟通、真诚携手,共同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作者系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幼儿园金都园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