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张年画带回家

10.02.2015  08:41

    本报讯 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仿复制专业委员会和杭州西湖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国木版年画杭州特展”正在西湖博物馆热展,展览现场还能看到年画传承人、艺术家们的表演和授艺,自己动手,做张年画带回家。

    该展首次汇聚了河北武强、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四川绵竹、山西绛州、湖南滩头8种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200余幅年画作品,是我国年画作品、年画艺术、年画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展览将持续到3月10日。

    产生于燕赵大地的武强年画,有“十斤狮子九斤头”之说,线条粗犷,造型夸张,极具观赏性。地处中原的河南开封朱仙镇年画,用矿物和植物磨制的颜料久不褪色,以色彩艳丽著称。四川绵竹年画则传承了唐代手工绘制和雕版印刷的制作风格,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和谐。

    天津杨柳轩年画馆年画技师张克强的展台前人头攒涌,人们争相欣赏杨柳青年画“半印半画”的制作方法,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勾、刻、刷、画、裱等纯手工制作。制作时,既有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赏心悦目。

    “我小时候每到过年,长辈都会贴这些年画,也很有过年的味道,但现在已经很少看见这些了,年味也少了,真希望这些手工艺能传承下去,毕竟过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福建游客朱先生很高兴地在年画师傅的指导下制作了一幅年画,“这是我的作品,我要把它带回家去,贴在门上。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刘慧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