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七旬“愚公”自费修路 700米道路花尽养老钱

20.12.2014  16:01

 

  近日,浙江省新昌县的一位叫陈万千的老人几乎花尽所有积蓄,为村里修了一条进出的捷径,方便了邻里,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人称其为现代版“愚公”。昨天,浙江在线记者走访了这位老人,听他讲述修路的故事。

 

  原先只能容一人通过的田间小路,如今已能通过汽车

   浙江在线12月19日讯 (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丁波)   近日,浙江省新昌县的一位叫陈万千的老人几乎花尽所有积蓄,为村里修了一条进出的捷径,方便了邻里,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人称其为现代版“愚公”。昨天,浙江在线记者走访了这位老人,听他讲述修路的故事。

   山多路绕 老翁决定自己出钱给村里修条路

  虽然天气晴朗,山里的温度却很低,前段时间下的雪仍未消融。陈万千穿着有些年头的蓝布衣服,里面衬了件洗发白的棉毛衫,坐在水泥和木头“混搭”的房屋前晒太阳。已经年过古稀,但陈万千看起来很硬朗。半辈子的岁月,在他古铜色的脸上深刻下了一道道皱纹。

  上了年纪的缘故,记者问起很多事情,陈万千要想半天,然后摇头说:“时间长了,不记得了。”但一提修路,眼睛瞬间聚了光,鼓起嘴,“唔~”得兀自感慨,然后滔滔不绝讲他的修路经历。

  这个节俭了几十年的老人,花毕生的积蓄修出一条路。最近的几年,这件事一直是他最骄傲的谈资。

  陈万千的家在新昌县回山镇屯坑村,是新昌、天台、磐安三县交界的地方。从县里去陈万千家,要在山路上绕一个多小时。他的房子不在屯坑村村民的聚居区,而是数公里外的山脚下,附近有三四户人家。这其中,只有陈家一户是新昌人,其他都是外县居民。

  陈家到村边的大马路,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但进出要绕几公里的山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陈万千从外面运肥料回家,也越来越吃力。渐渐地,他心里萌生了个念头,修一条“不绕路”。

  但为一户村民修条路,对没有任何集体收入的屯坑村而言,成本太高不现实。于是,陈万千决定自己出资。

为修路耗尽积蓄,陈万千家中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

   花了两年才下定决心 为修路几乎耗尽积蓄

  修路工程真正开始动工时,陈万千已经68岁,但他不服老,决定的事情必须得干。

  陈家离村外最近的地方有座桥,一端连着马路,一端是农田,没有顺接下去的路。陈万千就从桥开始修,绕着茶山,穿过高低不平的农田,挖土方、垫石子、夯实路面。从2011年8月到2012年3月,花了整整10个月的时间,硬是在纵横交错的田埂上,开出了一条2米宽、长达700米的平路。

  前5个月请来了工程队和小工,把主要挖、填工程做完。后续因为资金有限,陈万千觉得剩下的活儿也不重,就自己一个人扛了下来,每天背着工具去“报到”,“刮风下雨都不怕的”。8个月,陈万千几乎保持了“全勤”。

  陈万千家设施简单,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辛苦了一辈子,他也未能如父母在名字里许下的愿望,积累万千财富。和老伴儿把5个孩子拉扯大后,靠种植和省吃俭用,两人攒下了十多万的积蓄。

  但为了修路,陈万千还花掉了妻子的养猪钱。这个不会说普通话的淳朴妇人,一直摆手说“不心疼”。但陈万千低声连说几遍,“她还是心疼的,心疼的......”

  除了说服了妻子,修路还会影响到村民的田地。短短的700米,陈万千的工程涉及占用14户的农田。他把自己的6分田全部拿出来作为补偿,另外每分田贴补别人1500元。材料费、人工费,每一笔花销都不小。前前后后,陈万千共花了12万左右,几乎花光两人所有的养老钱。

  一下投入这么多财力、精力,对于这个朴实的农民而言,需要很大的勇气。自2009年,他开始和村领导提要修路的事。但直到2011年,村里的干部都换届了,他才最终下定决心。尽管拖很久,村主任还是一直相信陈万千能把路修起来,“因为他执着的性格。”

  一旁的陈万千听得眉飞色舞,眼睛里满是自豪。

  修路是为了方便邻里 因资金有限工程搁浅

  为了专心修路,陈万千早早地就把邻里间的协调工作拜托给村委会主任,“唔~~蛮好喋,蛮好喋~”,他一直念着村民和村长的好,赞不绝口。

  尽管是个人出资修建的路,但陈万千说,这路是大家的,谁都可以走,建这条路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原本最靠里的陈家,因为开辟出一条更近的通往村外的路,门口过往的人也多了。

  其实,虽然路已经开辟出来,但与陈万千的理想状态还是有差距。现在的路看上去和普通的乡间小路没有太大区别,如果要完全修好,还要硬化,浇上水泥。但这700米的路完成硬化要近20万,耗尽积蓄的陈万千无力承担。陈万千的手也因为炒茶叶时不小心弄伤,留下残疾,干不了重活,后续修修补补的工程也被耽搁下来。

  截至发稿前,记者得到最新情况,回山镇政府听说陈万千执着的修路经历后,表示要给予补助,这对他来说也许是个好消息。

(本文来源: 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