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学会面对失败了吗?

18.12.2015  10:04

    最近,傅妈妈和儿子参加幼儿园亲子拓展活动,儿子班级拿到了一张写着优胜奖的奖状,没想到他却哭了,“为什么我们是奖状,他们有奖杯?

    傅妈妈以“重在参与,过程为重”来安慰儿子,但没想到儿子语出惊人,“那是人家的,我要我们班得第一名,我们班得奖杯。

    儿子这么小竟然有这么强的荣誉感,傅妈妈很惊讶。她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这样写道:“在儿子观念里自己永远能得第一名,而我们也顶着爱孩子的名义尽可能地让他有这种感觉,但事实根本不可能如此。所以宁可早点让孩子多受些挫折教育,也不愿让他活在自己自以为是的世界里……

     但是挫折教育到底应该怎么进行呢?

    挫折教育=观念+培养

    江湾小学校长沈兴明说,因为没拿到中意的奖项而苦恼的情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孩子气度小,爱计较。另一类是成绩中上,有竞争心的孩子,小学里一般以女生为主。

    孩子的行为习惯大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的心胸气度会直接影响孩子。沈校长建议,除了提升自己的气度之外,家长不妨引导孩子多阅读一些名人传记,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

    沈校长喜欢给学生布置有意思的作业,比如邀请同学双休日来自己家做客,“从主动邀约、门口迎接、做家务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家中的老人又比较宠爱,抗挫折能力自然就差了,”沈校长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小孩子学走路,摔几跤磕磕碰碰的是很正常的事。一般国内的家长是小心翼翼地跟在孩子身后,双手围成一个“防护圈”,生怕孩子摔倒。一旦孩子摔倒了,就指责地面或者磕到的障碍物。

    沈校长说,指责地面其实是逃避责任的表现,很容易导致孩子以后一遇到挫折就推卸责任,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目前在孩子受挫的过程中,大部分家长代孩子承担了责任,没有就事论事,让孩子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

     国外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不只需要观念上的改变,更重在培养,尤其是独立生存能力的培养。沈校长说,现在的孩子心理脆弱,大多来源于对父母的依赖,缺乏独立。

    与国内父母的呵护相比,国外的父母似乎更为“狠心”。日本的婴儿大多都有过寒冬中赤身在雪地中的经历,即使小嘴冻得发紫,浑身发抖,父母也只是在一旁看着。

    美国南部的一些州立中学生,必须经过一周身无分文的社会生存挑战才能毕业。不管家里多么富有,孩子12岁之后就得帮忙做家务,还可以通过修剪草坪、递送报纸等劳动来获得报酬,锻炼自理能力。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夏莹        编辑:见习编辑 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