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3949部队的生死兄弟,你们在哪里?

26.05.2015  12:46

  当年的徐玉书和胡长生。

 

  看着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徐玉书又想起了当年的战友。  

  家住萧山区郁家弄的徐玉书总喜欢坐在屋里靠窗的书桌边,对着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回忆60年前和老伴胡长生及战友们在一起的军旅生活。年近90岁高龄的她,常常一坐就是半天。
  今年春节前,徐玉书犯了支气管炎,不得不住院修养。躺在病床上的她突然想到,老伴走后的这些年,再也没有和以前的战友联系过,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健在。“如果大家还能再见上一面就好了。”怀着这样的念想,徐玉书托儿子胡建民向杭报寻呼,当年“3949”部队的老胡,还有人记得吗?
  
   老伴曾任政治指导员
  徐玉书的老伴叫胡长生,如果还健在的话,今年应该有93岁了。胡长生1939年应征入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几年后,为了解放杭州,他被派往浙江,并加入了浙江军区训练团。1955年,胡长生进入解放军3949部队二营,并担任政治指导员一职,妻子徐玉书随胡长生一同入营生活。据徐玉书回忆,当时他们住在杭州大螺丝山的一处营地,左邻右舍都是胡长生的战友,平日里相互照应,战友们彼此亲如手足。
  在部队里,大家都称呼胡长生为“老胡”,小辈们则称呼他“胡指导员”。胡长生是部队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还写得一手好字,常被战友们称赞。直到一九五八年,胡长生作为转业军人,被分配到杭州第二棉纺织厂。其他战友也去了各自的工作单位,曾经惺惺相惜的战友,各自散落天涯。因为当时通讯并不发达,战友们都互赠照片表达临别之情。这些照片,徐玉书都留着。在其中一张照片背后,还留着“赠胡长生同志”的字样,落款是一枚印章。“我年纪大啦,字还看得清,这印章还真认不出来了。”因为年份久远,其中一张照片里的战友,徐玉书已经记不起名字,这对她来说,多少有些失落。
  早年,胡长生刚转业的时候,偶尔会和同住在杭州的战友们联系。有时也会带上全家去杭州与战友们会面,拉拉家常。渐渐地,由于通讯技术落后、工作调动等原因,胡长生与战友们开始失去了联系。“当时也没有想着日后如何联系。”之后胡长生去世,徐玉书就再也没有见过曾经的那些伙伴们了。
  
   当年的伙伴们还在吗
  据徐玉书回忆,吴功喜(音)是她较有印象的战友之一。当年他是3949部队二营五连连长,身高170厘米左右。上世纪70年代,两家人还有来往。在胡建民14岁的时候,胡长生带一家三口去吴功喜家做客,当时吴功喜家的房子在柳浪闻莺边上,胡建民还记得吴家住在三楼。那时吴家约胡家一道看烟花,还在吴家住了一天。现在能确定的是吴功喜的妻子曾在杭二棉传达室工作,吴功喜有一个大女儿叫吴金萍,有一个儿子叫吴国联。
  另一位有印象的战友叫郭庆望(音)。据胡建民回忆,郭庆望曾任杭州链条总厂的党委书记,到地方工作后住在延安新村附近,原来是3949部队二营七连连长。郭庆望的爱人姓潘,还有两个儿子。“如果他们还健在的话,都应该有近90岁高龄了。
  许多人说,战友情就像一壶陈年的老酒,历时越久情越浓。即使日后天各一方,彼此的牵挂也难以割舍。徐玉书告诉记者,她猜想有些战友也已经不在人世了,但她希望可以看到战友们的亲属、孩子,能在有生之年再与他们一同聊聊曾经经历过的峥嵘岁月。
  您认识这位“老胡”吗?若有相关线索,请联系杭报,让我们一起为这位耄耋老人圆梦。(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