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件艺术作品亮相浙江美术馆 抗战画面扣人心弦

02.08.2015  00:01

    7月31日,由省文化厅、省文联等主办的“血肉长城——浙江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拉开序幕。 本报记者 吴煌 通讯员 顾羽卿 摄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了铭记历史,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今天由省文化厅、省文联、省美协、浙江美术馆共同举办的“血肉长城——浙江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上午,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和画家们相聚在美术馆。环顾四周,那一幅幅国画、油画、版画、木刻、雕塑等140件作品构成的本次大型美术展览,由“民族的脊梁”、“历史在凝聚”、“沧海变桑田”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有不同时期创作的对先烈领袖的讴歌,有以重大题材所创作的历史性再现,还有今天的艺术家对这份艰苦卓绝胜利的由衷咏叹;有再现版画家创作的战斗面貌,还有一些不同时期创作的纪念抗战的版画作品;更有以丰富的现场写生来完成对昔日战场提炼升华的艺术作品。整个展览以生动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家们对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随着人流,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行、呼唤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吹响战斗号角的作品,处处洋溢着鼓舞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激情画面。一件件浸透着老、中、青三代美术家真情实感的美术作品,无不抒发着家国情怀,彰显着中国人的骨气和自信。

    油画家井士剑指着他的作品《笕桥空战》说,这幅作品主要刻画了1937年8月14日的一幕。日本海军航空队木更津联队13架轰炸机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直扑杭州,企图一举摧毁笕桥空军基地,消灭中国空军主力,经过激烈的空中鏖战,中国空军以无一人伤亡、击落敌机6架的战绩,取得第一次空战的胜利。

    木刻版画在抗战时期作为进步青年抗日救亡的工具,被誉为“时代的战鼓”和“革命的号角”,本次展览中展出的浙江美术馆藏版画作品,均来源于抗日战争同时期木刻版画。

    在展览现场,著名版画家朱维明回忆说,“《黄河大合唱》传唱至今,像我这样年龄段的人都是听着歌声长大的。我的家乡温州是中国抗战版画运动的重要阵地。《黄河大合唱》就是以抗日战争时代背景所创作的作品之一。”朱维明说艺术创作需要沉静,但在创作初期还是需要激情。为了表现大合唱跨时空的整体形象,朱维明采用中国传统绘画中条屏的构图,再渗入了中国古代典籍版本的结构样式,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整体。在单幅画面上,以势造景,强调整体感。他以浪漫主义为基调,突出自己心目中对《黄河大合唱》的认识,他在创作过程中着重强调,因为是乐曲,所以不能忽略节奏感。因此,朱维明在作品上运用黑白为基本结构,将乐曲结构落实为流畅的点、线、面,并以历史主题,打破焦点透视的限制。最终创作出了这件以乐曲为主题,由7幅画面组合而成的《黄河大合唱》,作品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且激情昂扬的画面特色。

    浙江作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浙江军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大贡献。青年画家赵军谈到他创作的油画《浙东抗战凤凰山阻击战旧址》时感言:“在这幅作品中,我通过今天的经验和对往昔的理解,特别用年轻画家的眼光和方法去表现了那一段历史。”赵军多次重访战地,实地采访、写生,在知情者的讲述下,无数次地遥想当年的战斗场景,在收集资料、再现现场、艺术重塑的过程中,完成了这幅极具历史感的画作。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刘慧 实习生 胡洪丹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