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与“一带一路”战略学术论坛在宁波开幕

18.12.2015  10:16


12月16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与宁波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联合举办的佛教文化与“一带一路”战略学术论坛在宁波南苑新芝宾馆开幕。国内著名专家学者、高僧大德、西安、武汉、泸州等地民宗部门领导,宁波市各县(市)区民宗局局长和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以上人员等120余人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在开幕上式作了讲话。宁波市政府副市长李关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开幕式上,李关定副市长首先代表宁波市人民政府对本次论坛表示祝贺,并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在致辞中说,佛教文化与“一带一路”战略学术论坛在宁波举行,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项具体举措,又是进一步研究如何发挥佛教文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积极作用的探索实践。这对于丰富宁波佛教文化内涵,提升宁波佛教形象,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希望宁波佛教界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强对宁波佛教文化的探索研究,深入挖掘宁波优秀佛教文化资源,与时俱进,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努力发挥佛教文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为宁波“文化强市”建设和增强宁波文化软实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卓新平在讲话中说,在宁波举办佛教文化与“一带一路”战略学术论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独特的现实意义。从其历史意义看,宁波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在中国对外交往中举足轻重,其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影响广远,素有“东南佛国”之称,其著名寺庙众多,信仰覆盖面积巨大,而天童禅寺、雪窦寺、阿育王寺、七塔寺更是闻名遐迩、广为人知。就其现实意义而言,宁波是“一带一路”战略中走出去、迎进来之国际交流的重要支点,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其纽带作用极为独特、不可取代。其在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上有着非凡的历史使命、重大的责任;而且这不只是在社会经济建设领域、当然也会在精神文化建设领域都得以凸显。我们在宁波举办佛教文化与“一带一路”战略密切结合的学术论坛,正是要从理论到实践对宗教与“一带一路”的历史关联及现实意义加以深层次研讨,这对于推动宁波社会经济建设、将宁波港建成对接“一带一路”的国际枢纽,以及对宁波佛教的系统研究等文化建设,都十分必要和重要。此次学术论坛将讨论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传播、海上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传播以及佛教文化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积极作用等议题,深刻认识佛教等宗教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意义、价值、作用和影响,为全方位地、成功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贡献出我们的智慧和才华。
莫幸福在讲话中讲,宁波是个佛教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近年来,宁波市把打造“东南佛国”品牌作为佛教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而且有谋划、有创新、有作为、有成效,为全省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佛教文化与“一带一路”战略学术论坛,这既是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挥佛教文化交流互鉴作用的具体举措,又是推动宁波佛教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对浙江省佛教文化建设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宁波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总结论坛成果,深刻挖掘宁波佛教文化的精髓,为宁波市也为浙江省佛教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和“两富两美”浙江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诚法师在讲话中说,宁波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也是当代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社会祥和,更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古以来,就是佛教法化隆盛之地。宁波阿育王寺供奉的佛陀舍利,充分昭示着宁波与佛教的殊胜因缘,体现着宁波人民的深厚福报。宁波举办佛教文化与“一带一路”战略学术论坛,对深入挖掘、整理、研究佛教文化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必将具有重要意义;对充分发挥佛教文化的精神力量和微妙智慧,推动宁波更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共享“一带一路”红利,也将具有积极意义。
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何国强、市民宗局副局长许伯强、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怡藏法师、宁波市佛教协会会长诚信法师参加了学术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宁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张慧珍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