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萧山同城化时代真正开启 去周边楼盘看房的人明显多了

08.01.2015  11:25

    1月5日杭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萧山、余杭区与主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问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萧山区余杭区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萧山余杭将在户籍管理、就业和社保、社会救助、教育等九大重点领域接轨主城区,真正实现“同城同待遇”。

    与主城区九大领域一体化

    《意见》明确提出,从今年1月起,萧山、余杭两地的户籍、就业和社保、社会救助、教育、公共卫生、市民卡服务、公积金制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交通等九大领域的公共服务政策将率先实现与杭州主城区的并轨。

    这次《意见》的出台可谓是新年伊始给萧山和余杭人民一个大红包。细细算来,余杭萧山撤市变区已有10多年,但杭州不少政策在发布时会有一个括弧——(不包括萧山区、余杭区)。由于这个“括弧”的存在,不少与广大市民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户籍迁移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政策始终没有统一,这也成为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难题之一。而这次《意见》的出台,无疑是主城副城相融合跨出的重要一步。

    在如今的杭州,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主城区的房价都已经觉得分量不太够了。据合创地产机构数据显示,2014年杭州主城区商品房成交均价为21468元/平方米,而余杭区和萧山区的价格分别为10530元/平方米和12974元/平方米,一直处于一个边缘化的地位,不尴不尬,甚至在区域接壤的地方还出现了仅隔一条街一条河,却因为行政区域的划分,房价每平方米相差几千块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让不少萧山余杭区老百姓觉得并没有真正融入杭州主城区。

    而随着这次《意见》的出台,萧山余杭“同城非市民待遇”的问题将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可以说九大率先融合的公共服务,几乎都是推动两区楼市发展的重要条件,这对两区楼市是最大的利好,也是对整个杭州楼市的利好。

    楼市销量占比越来越大

    据合创地产机构数据统计,2014年杭州十城区商品房总成交量为91822套,其中杭州主城区成交40508套,占比为44.1%,余杭区成交36117套,占比39.3%,萧山区成交15197套,占比为16.7%,由此可见,余杭、萧山两区占据杭州楼市的比重越来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杭州全年住宅成交数量上,余杭区以32854套的数量超越主城区的31097套,成为成交量最大的区域,首次实现了主客地位逆转;

    从各板块表现来看,2014年杭州表现最抢眼是临平山北、良渚、临平城南和闲林等余杭近郊板块,成交量均在3000套以上;而萧山新区、萧山临浦、余杭西溪五常、余杭勾运路、滨江奥体、城东新城、老余杭等位居第二梯队,成交量在2000-3000套之间。

    与此同时,余杭区成为全市成交大区的同时也成为库存重灾区,据数据显示,2014年余杭区的商品房库存已经接近44000套,临平山北、闲林、星桥等板块都面临着“去化维艰”的难题。

    整体来看,余杭区一直肩负着承接杭州主城区外溢刚需客户的重任,而萧山则相对比较封闭,一直遵循“萧山人的萧山”思维,与主城区市场存在一定隔阂。2014年,地铁2号线东南段率先运营,进一步拉近了萧山与主城区的距离,待未来西北段通车,或将能再次拉近区域距离,为彼此创造更多的购房消费。而随着一体化速度的加快,余杭、萧山在杭州楼市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如今,萧山余杭9大公共服务并轨主城区,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萧山、余杭买房,与主城区一样没啥区别了呢?这次并轨又有哪些方面对两区的楼市影响更为明显呢?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见习记者 张峰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