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文化创作的脉搏,与百姓生活同频共振

22.01.2015  00:12

余杭滚灯 

小品《猫鼠新传

杭滩《美丽的眼睛

民间舞蹈《崇贤花篮

小品《汇报咏叹调》 

广场文艺演出

美丽洲大舞台

高头竹马

  即便是余杭北郊的崇贤,文艺风也丝毫不逊于城市。
  不要以为讲的是广场舞,同为跳舞妇人,30多岁的小店业主杨家玲堪称“有梦想的另类者”,她和比自己年龄大许多的队员们,一举斩获了“亚洲音乐舞蹈艺术节”舞蹈类金奖——去年8月18日,首次参加此项赛事的“崇贤花篮”收获颇丰。杨家玲感慨地说,“终于实现了我儿时跳舞的梦想。
  从东到西,余杭的地域如同一条丝帛的锦带,披在杭州的肩与头上,而东起临平的小百花越剧团,西至闲林的滚灯操,以及起死回生的杭滩……这场愈演愈烈的“文艺复兴”活动,既能登台群赏,又能娱乐大众,成为锦带上最柔软和动听的一部分。
  余杭区文广新局局长冯玉宝表示,“余杭人的血液里,有一种热爱文化的基因。
  余杭的文化建设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去年底,余杭文广新局作为我省5年来仅有的两个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又到北京领了奖,拿到“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说是“”,因为这仅是他们获得的众多国家级大奖中的最新一个。

   南派北走
  就像需要一个标杆,才会让人和事走得更远。
  而余杭文艺界近10多年的标杆,正是登上2005年春晚的《汇报咏叹调》,“动作夸张,普通话夸张,是当年央视春节晚会唯一一个南方小品,”经历当年这个事情的人都说,“也打破了浙江多年来在央视春晚舞台上零的纪录。
  这部南派北走的小品,很多杭州本地文艺界的人士都知道,最初是由余杭区文化馆创作和演出的,不过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已经是改了又改,13易其稿了,“讲的是某公司经理方利与办公室主任叶适、秘书季英之间的故事,用‘寓庄于谐’的喜剧手法,鞭挞套话连篇、文山会海的形式主义现象。
  央视春晚剧组方面当年对《汇报咏叹调》也持相当肯定的态度。语言类策划徐小帆说,《汇报咏叹调》能入选的最大原因是作品有特色,有立意。
  此番过往,让余杭从此“迷恋”上“浙江小品”的创作。时隔5年之后的2010年,讥讽官场拍马溜须现象的新作《猫鼠新传》,获得第四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一等奖。
  这两部被贴上标杆意义的“浙江小品”,至今仍在余杭不定时演出,分管演出的余杭文广新局副局长戴圆丽说,“演出频率很高的,不能拿了大奖,就‘仓库放进’不管了,最终还是要满足老百姓对文化的需求,演给大家看。

   杭滩再续
  13岁就已经进了越剧团的冯小娟,如今和曲艺杭滩结下了不解之缘。
  严格意义来说,她现在是曲艺杭滩的唯一传承人——去年10月,由她表演的杭滩作品《美丽的眼睛》,获得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该奖即为中国曲艺艺术专业奖项的最高奖。
  《美丽的眼睛》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一位12岁的聋哑女孩,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恳求母亲为她完成最后的心愿——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需要的人,而这位母亲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答应了女儿最后的请求。
  不过,即便是这么一部简简单单的曲艺,也在呈现方式上花了冯小娟和余杭文化馆好多年时间。
  “我以前是唱越剧的,现在表演杭滩,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剧和曲是差不多的,”冯小娟说,“后来经过胡梦、陈谊君、马来法等行家的指点,才知道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与戏曲一人一角不同的是,曲艺中的演员,在整个表演中常常是一人分饰数角。一会儿是剧中人物,一会儿又跳到旁白,不一会儿又变成了另外的剧中人物。“有时的确很难受,刚才还在演前面一个人,但马上又要转化为他的反面角色,情绪也要随之变化。
  就在冯小娟初学迷茫之时,这门曾在余杭、仓前一带极为兴盛的滩簧剧种,已经消失快60多年了,“已经没几个人会唱了,就好像要失传了一样,但肯定不能失传,对吧?
  这几年,余杭文化馆还是“蛮拼的”,相继创作了前滩风格作品《西湖春秋》和后滩风格作品《青凤收徒》,把濒临灭绝的“杭滩”重新搬上舞台,也因为如此,余杭被命名为浙江省杭滩传承基地。
  余杭文广新局文化科科长龚蓓表示,“非遗”杭滩在余杭经历了三个标志性的阶段,前滩《西湖春秋》、后滩《青凤收徒》以及《美丽的眼睛》,如今,基本让这门之前已经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又“复活”了——如今在余杭,能够表演杭滩的人,已经有10多个人。

   同频共振
  晚饭过后,临平的王老伯和老伴拿起小竹凳,往家门口的广场赶,老两口是要赶去看“小百花”越剧团的排练。
  从2002年排练上演《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沉寂多年的余杭小百花越剧团又开始重新打造《洪昇》、《杨乃武》、《陆羽问茶》等大戏。“现在小百花一年要演200多场戏,有着自己很庞大的粉丝队伍,”冯玉宝说,“不过,我们没有外请一个人,都是自己培养的演员。
  戏台如此,乡野之间的文艺创作,更不会与外人有多大关联,而多数与传承技艺相关。以获得亚洲大奖的“崇贤花篮”为例,“崇贤花篮”前身是“石前花篮”,兴盛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的表演形式是载歌载舞,伴随其传承下来的还有小调,但之后,花篮表演濒临失传。
  如今,一支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上的非专业乡村妇女队伍,又让“崇贤花篮”在不经意间声名远扬,走上了国际舞台,并于去年成功入选杭州的非遗项目。
  再往前看,曾经在2008年成功进入“鸟巢”奥运主会场表演的余杭滚灯,就是中泰武校的学生去表演的。而其背后,是余杭当地十八般武艺等一大批非遗传承人进入校园,通过传统的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当地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果。
  这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文艺创作方式,同时也得到官方的更多支持。冯玉宝说,“我们三年会排一个大戏,大年要花500万元,小年300万元,而用于文化体育事业方面的资金,去年已经达到4600万元,这可能是整个杭州县区中最高的了。
  同样,在去年12月召开的浙江省委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得主黄亚洲说,“拥抱文艺创作的新春天,最重要的就是要接地气,人民大众是文艺的需求者,也是文艺的评判者。文艺创作的脉搏要时刻保持与百姓生活同频共振。”而这场发生在余杭城乡间的“众乐乐”文艺复兴,成了“同频共振”最好的时代注解。
 
   余杭区部分文艺创作荣誉展示
  1、曲艺杭滩《美丽的眼睛》夺得第八届中国牡丹奖最高奖“节目奖”;
  2、越剧《陆羽问茶》获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参演剧目奖”;
  3、民间舞蹈《崇贤花篮》、男声独唱《为你歌唱》获亚洲音乐舞蹈艺术节“金奖”;
  4、崇贤街道综合文化站荣获全国优秀乡镇综合文化站;
  5、三人舞《芙蓉镇印象》、论文《余杭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与管理创新》获全国第十六届“群星奖”;
  6、小品《猫鼠新传》获第四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剧目奖”。(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