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余杭国有资产全部穿上信息化“制服”

06.11.2014  13:45

  只要是国有(集体)资产、资源,在余杭,它们全部穿上了“制服”。这个制服,不是普通概念里的外衣,而是信息化时代的“条形码”。
  以条形码或拍照存档等形式,将国有资产纳入信息化管理,方便日常管理、核资盘库,相当于为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织就一张安全防护网。这也是继行政机关、村(社区)集体资产、镇街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之后,余杭区针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又一举措。
  截至目前,余杭全区23个监管主体,115家国有企业全部完成相关工作,共打印及张贴条形码标签近3万张,清核资产、资源总额达到406亿元。通过盘点,一些因企业合并、转制等原因而游离于账外的土地、房产资源得到规范,累计盘盈资产达303万元。
  “以前,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没有合理区分,造成资产的管理、使用与财务核算脱节。比方说会议桌椅、小柜子、饮水机等物品,有时候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移动,之前只能点个总数。启用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后,我们针对这个情况,专门出台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把使用时间长且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物品归类为低值易耗品,单独编号、统一条形码登记、专人管理,这样一来,台账和实物一一对应,资产管理更精细到位。”余杭区临平新城管委会财务部门的傅丽君说。
  在开展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余杭各部门对国有(集体)资产的管理,也有了各自重点突破的新举措,除了临平新城统一资产核算方法外,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实行固定资产动态化管理,制定奖惩激励机制;金融控股集团对资产原始信息制定了完善的要求,明确图片、图纸、相关合同、协议等初始文件凭证的存留。
  以条形码为媒介,将国有(集体)资产、资源全部纳入信息管理,改变了过去余杭各国有企业内部资产实物管理和财务信息管理部门之间、集团公司与下属子公司之间联系不紧密,资产报废、损失信息不及时传递形成的账实不符现象,实现了从分散管理到“一条线”管理的转变,并以此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