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成果展开幕

16.12.2015  13:51
  12月15日下午,“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余杭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成果展在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余杭博物馆)拉开帷幕,余杭区整整5年的文保工作成果在此次展览中得以全面展示。展览持续一个月,有兴趣的市民朋友可以前往博物馆,一探余杭文物古迹的非凡魅力。
  余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直以来,政府对于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高度重视。2010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余杭区委、区政府率先在浙江省内启动普查后续保护工作,制定出台《余杭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启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五年行动计划。计划明确了区财政和镇街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对运河文化遗产、径山文化遗产、公共桥梁、礼堂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保护与利用。这是余杭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文物保护行动。
  项目实施5年来,余杭区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对文物进行修缮保护,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00多个项目顺利完工,其中包括乡土建筑分布集中的鸬鸟山沟沟村茅塘、黄湖高村、中泰天井湾、径山千岱坑等古村落,塘栖水北明清一条街、仁和东塘老街等历史街区,以及九度岭关隘、陆羽泉、杜甫桥、向阳大队大会堂等价值较高的单体文物。
  结合文物修缮工作,余杭区还采取开发旅游景点,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纪念场馆,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文创、旅游等产业发展中的更大的作用。
  目前,余杭区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1处,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塘栖镇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6处,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49处,杭州市文物保护点55处。2009年,余杭列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2012年,余杭列为全国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工程试点县;玉架山遗址荣获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良渚遗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