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实用农机研制成效显著
针对余姚部分农业领域机械化作业空白现状,余姚农机局以落实农机惠农政策、提高粮食全程机械化和主导产业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为重点,加强技术指导与项目扶持,余姚实用农机研制取得显著成效。
一、榨菜产业领域捷报频传。余姚榨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鲜头榨菜约60万吨,全市有榨菜加工企业70余家,菜农队伍超过18万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加工基地,年产值达12亿元。然而,榨菜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广大农民迫切需要通过机器改善生产条件,减轻劳动强度。近年来,榨菜收割机、榨菜田间简易运输车、榨菜收割器等发明成果捷报频传,大大提高了余姚榨菜产业的生产效率。
宁波特能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军波,研制榨菜收割机已有六七年,研发资金投入300多万,从最初的单株牵拉式收割器到如今的第四代榨菜收割机的研发成功,已经取得显著的阶段性研发成果,通过不断的收割试验、改进,目前已基本定型,并申报国家专利10项,其中已获得专利证书1项,其他9项正在审批中。榨菜收割机研究制造就在于挑战榨菜生产的传统工艺,生产全程机械化来替代劳动力,是余姚榨菜生产、加工转型升级,实现由原始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极好模式,必将为余姚榨菜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除了机械专家的致力研发,榨菜田间的菜农也是推动机械化发展的主力军之一。黄家埠镇横塘村菜农韩炳仙,于今年创造发明了榨菜田间简易运输车,使榨菜运输机械化延伸到了田间地头,节省了大量运输劳力和时间。小曹娥镇镇海村农民刘法忠则收到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来的专利证书,他发明的榨菜收割器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授权书上指出,刘法忠的榨菜收割器结构简单,使用轻便,只要轻松推动推杆即可实现对榨菜的收割,而不需要弯腰作业,因而可以大大减轻作业者的劳动强度,并且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另外,该收割器为纯机械结构,因而还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二、水稻机插配套设备日益完善。余姚水稻全年种植面积保持在33万亩以上,耕种收烘机械化率分别达到了99%、73%、99%、50%,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成效显著,但在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部分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还不够齐全,如水稻机插集中规模化育秧中,铺泥、取秧等主要还是以人工作业为主,缺少专门配套机械。近几年来,在余姚农机部门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的共同努力下,自行开展设计制造,现已基本解决这一难题。
为了提高水稻机插育秧大田铺泥效率,有效粉碎田泥中石子、瓦砾等杂物,梁弄镇农机站技术人员发明了粉碎铺泥机,作业效率为1.5-2.5亩/小时,是人工作业效率的12-20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对当前我市农机合作社发展壮大中遭遇的用工难、用工贵的现状起到了缓解作用。
正所谓高手在民间,牟山镇青港村农民谢友根就是其中之一。为解决机插秧田集中育秧时,秧盘铺放和起秧输送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谢友根自行研发了一套秧盘田间简易输送装置。该装置能有效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用工支出。据实践数据表明,有了这个机器的帮忙,可以节省人工成品约2/3。目前,该装置已普遍应用于全市各农机合作社与农机大户。
三、茶叶制作工艺机械化突破瓶颈。余姚是浙江省主要产茶市(县),茶叶是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最早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的产业之一,全市现有茶园面积6.3万亩,其中良种茶园面积2.6万亩,2014年茶叶总产量7150吨,其中名优茶产量960吨,蒸青茶产量120吨。至2014年底,余姚拥有茶业机械6861台套,茶叶加工企业200余家。虽然现有的茶叶机械已覆盖到茶叶加工生产各个环节,但茶叶的制作工艺相对传统,无法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如常规的滚动杀青采用煤、柴加热,对大气污染严重,且茶叶品质比较难把握,杀青质量不高。
自从茶叶被纳入食品范畴实施QS制度,就意味着对茶叶加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明确规定杀青是制茶加工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对杀青设备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解决传统杀青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余姚农机局和市茶叶办公室的技术指导下,余姚市姚江源茶叶茶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岳梁进行反复试验,发明了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可适应大规模连续化生产等特点的节能环保电磁滚筒杀青机,按每台设备每年工作2000小时计算,每台套电磁滚筒杀青机每年可节约标煤8万kg,且电磁杀青机在加工时不会产生环境高温和烟尘,是较先进、理想的环保设备。目前,该设备已获得实用专利1项,并已在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的中大型茶叶企业推广应用。
茶叶的烘干技艺对于成品茶叶的质量影响至关重要,我市依托余姚市姚江源茶叶茶机有限公司的现有条件,指导研发成功燃油式智能化烘干机,该机器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对干燥温度精确控制,利于均匀干燥,缩短工作时间,节省人工,成品茶色泽绿翠、有清香、滋味鲜爽。该产品已经实施企业标准,并列入国家支持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主要销售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的中大型茶叶企业,受到客户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