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 “十项措施”优化消防安全环境

12.08.2015  15:04

  一、优化消防安全环境,推进安全体系建设。余姚大队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努力开创防火工作新局面。目前,大队受理审核验收项目26个,安全检查项目46家,备案项目104个,检查单位1890家,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70份,临时查封决定书14份,责令“三停”20家。
  二、全面部署“低、小、散”企业专项整治。5月6日召开全市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暨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推进会,对“低、小、散”企业专项治理进行全面部署。联合阳明街道安监、派出所、综治等部门专门开展喷涂企业、“三合一”场所、煤气充装点的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目前已排查各类单位场所70余家,指导隐患整改40余家。  
  三、积极推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工作。联合市安监、公安等部门分5个考核组对全市21个乡镇街道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阶段性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6月份以来,以市安监局主导的安全评估为依托,大力探索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服务外包,通过政府引导和奖励,引进第三方服务商,着力解决企业不管、政府不精的突出问题。
  四、深入开展夏季消防安全大检查活动。大队与市民政、安监、商务、卫生、文广、规划、教育、民宗等9部门联合发文,积极开展夏季消防安全大检查行动;组织召开重点单位夏季消防安全工作推进会,督促各单位明确消防责任,开展自查自纠;将消防检查内容纳入全市民警培训课程,联合开展夏季消防安全检查工作督查活动,对开展不力的派出所进行通报批评;对检查中发现的3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进行挂牌督办,与地方政府形成合力,推进重大火灾隐患的彻底整治。  
  五、深入学习慈溪现场会精神,全面推进专职队建设。6月30日,组织全市21个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分管领导、工作站站长共40余人赴慈溪市龙山镇消防专职队,零距离学习了解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经验。此外,第一时间报请市政府组织市编委办、财政、安监、公安等部门召开协调会,制定和正式下发了《余姚市政府专职队伍建设推进方案》,并积极指导和督促各乡镇(街道)的“站队合一”工作建设。
  六、营造宣传教育氛围,延伸消防安全触角。完善与本地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的信息沟通和定期走访制度,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地推出先进典型,曝光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社会单位,并在重点时段播放消防安全公益广告,滚动刊播消防安全常识,提高宣传效果。同时创新宣传模式,从“单一式”宣传到“多元化”运作。年初至今,共开展社会化宣传243次,组织社会单位参与消防培训演练104次,发放资料4万余份,受教人数达5万余人。
  七、以媒介平台为抓手,扩大宣传覆盖。巧借官方网站、微信和微博三大平台,抓住传播速度快信息特点,加强宣传消防安全常识,并刊播各类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回应群众集中关注和期待的消防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微信、微信每天更新消防安全事项和消防安全常识;在辖区主要路段、商业综合体等区域,借助社会单位270块LED屏幕进行消防公益广告标语展播;每逢节假日和火灾多发期向社会发送消防安全提示信息114000条。
  八、以宣传巡展为抓手,提高防范意识。以消防宣传车巡回宣传为平台,以宣传展板、器材展示、现场咨询、播放影音资料、发放宣传资料、设置消防知识咨询台等多种形式进行。目前已深入辖区5个乡镇(街道)、1个开发区,共 69个社区、居委会、行政村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巡回宣传活动,为居民播放消防公益视频1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计18000余份,并为镇、村二级消防队伍提供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设置和完善公益消防宣传固定栏。
  九、抓好战训基础工作。大队科学制定各类学习训练计划,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开展工作,每周坚持业务理论的学习,定期组织官兵分岗位进行应知应会和业务理论考核,全面提升官兵的理论素质。结合岗位练兵特点,推行全员岗位练兵,不断强化大队官兵的体技能水平。摸清灭火救援基础数据,强化基础信息数据采集录入,大力开展灭火救援预案制作、作战信息卡修订和消防水源户籍化工作,建立每周三的“六熟悉日”制度。截止目前共计完成类型预案51家,修订农村作战信息卡53家,重点单位作战信息卡189家,小区作战信息卡94家,组织演练101家。
  十、提高灭火救援能力。大队严格落实值班制度,严格按照火灾等级出动,严格按照“五个第一”的要求,优化出动编成,扎实开展岗位练兵工作,切实提高灭火救援能力。目前,大队共接警937起,出动车辆1720辆,出动警力10764人,抢救被困人员139人,疏散被困人员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