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件重要文物再现秦汉文明

20.09.2017  19:29

  今年春夏,“帝国时代:中国古代秦汉文明”展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3个月,吸引了约35万人次参观,掀起热潮。9月17日,升级版的“秦汉文明”展在国家博物馆南7展厅开展,从全国各文物收藏机构精选出的近170件组约300件展品,对秦汉文明进行了全景式深入解读,与观众共同感受这一灿烂辉煌的时代记忆。

  这是一场围绕秦汉时期“开创”“变革”“奠基”“繁荣”“多元”“开放”“厚重”的时代特点精心策划的原创大展,分为“文治武功”“长乐未央”“事死如生”“多元文化”“丝路交通”五大单元。展品即包括秦始皇兵马俑、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皇后玉玺等家喻户晓的精品文物,也有海昏侯墓和大云山江都王陵等地出土的最新考古成果。

  走进序厅,一组秦始皇兵马俑,展现了“六王毕,四海一”的气概。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自称“始皇帝”。展览由此展开,引导观众一起进入秦汉时代。

  文治武功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创建由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组成的复杂官僚体系,颁布“书同文”“车同轨”等法令,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直道、驰道及放射状分支道路将王朝全境联系起来。

  继秦而兴的汉王朝承袭秦制,以郡国并行制代替郡县制,尤其是在武帝统治时期,为巩固统一国家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创新与改革:通过颁布“推恩令”“左官律”和“附益法”彻底解决诸侯王国问题,使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实行察举制度选任官员,完善文官制度和官僚体系;改革货币政策,取消郡国铸钱权,行五铢钱币,建立稳定的货币制度;实施盐铁官营、均输法与平准法等新财政政策,实现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采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北征匈奴,凿空西域。经过前后多代的经营,汉王朝建立起坚实的皇朝体制,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达到鼎盛。

  在这一单元通过建筑砖瓦、秦诏文物、钱币、印章、封泥、兵器、汉兵马俑、熹平石经、《仪礼》木简等数十件文物展品,辅以文字图表等内容,围绕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以及对边疆地区的开拓,阐释秦汉王朝对国家的经营与管理,重点突出秦皇汉武开创性的丰功伟绩及为后世中国王朝历史奠定的坚实基础。

  长乐未央

  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安定,经济得到发展。仓廪充实,人民安居乐业,出现“文景之治”。随后,国力在汉武帝时期达到全盛,汉朝成为当时最繁荣富强的国度之一。

  考古出土的大量汉代文物内涵丰富、工艺精湛,其中既有豪华的楼宇院落,也有肥硕的牲畜家禽、琳琅满目的灯具、熏炉、炊器、酒器以及各种男女偶俑。该单元中,西汉的漆奁、鎏金青铜犀牛及驯犀俑、长信宫灯、鎏金银青铜蟠龙纹壶等珍贵文物展品,不仅再现了汉代王公贵族灯光摇曳、熏香袅袅、珍馐满案、美酒飘香的奢华生活,也显示了王朝的富强、物质的充裕、市场的活跃和文化的发达,反映了秦汉时期物质文化的高度繁荣。

  事死如生

  这一单元,满城窦绾墓出土的金缕玉衣、鎏金镶玉青铜枕、玉九窍塞、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兵马俑和彩绘陶家畜、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等精美文物,诠释汉代人对死后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待死者的“事死如事生”之态度。

  古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汉代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凝聚天地之精的美玉上,坚信玉的防腐功能。这种狂热追求,导致了丧葬用玉高度发达,由玉棺、玉衣、玉套、玉面罩、玉枕、敛尸玉璧、玉握和玉塞等组成的丧葬用玉便成为汉代统治阶层最具特色的丧葬习俗,贯穿两汉四百余年的时间。

  多元文化

  秦汉时期,中国的科学知识文化居于当时世界前列。造纸术的发明、太阳黑子和新星的最早记录、《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的问世以及张衡测量地震方位仪器地动仪的发明,均显示了当时中国在天文、算学、地震学等领域的重大贡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的影响以及针灸麻醉技术的应用,说明中医学的基本体系已经建立,并在病理研究、诊治、针灸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冶炼钢铁技术的发展、纺织技术的革新、瓷器的烧造和船尾舵的发明等,都充分显示了中国在应用技术领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西域文化、滇文化、百越文化、匈奴文化等边疆文化在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它们与汉文化共同构成秦汉时期多元的灿烂文明。

  该单元通过青瓷、青铜工艺制品、铸铁制品、造纸、造船技术、医疗、天文计时方面的文物和边疆各族的特色文物让广大观众领略秦汉时期中国领先世界的文化软实力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多元文化。

  丝路交通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最后形成的“丝绸之路”影响重大、意义深远。这条丝绸之路被称作“绿洲丝绸之路”或“沙漠丝绸之路”,以长安和罗马作为起点和终点,当时与汉朝遣使通好的国家除了周边诸国外,还有遥远的条支(今伊拉克)和大秦(罗马)。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时期即已成形,汉政府积极开展与域外的海路交流,在日南、徐闻、合浦等港口发舶远洋,通使互贸。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将秦汉王朝与域外联系起来,中国的丝绸、漆器、铜镜等源源不断向外输出,域外的珍奇物品也陆续输入中国,使异域文化逐渐融入汉文化中,有力地促进了秦汉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充分显示了大一统的秦汉王朝开放和包容的胸怀。

  据悉,本单元选取的20余件展品,既有域外舶来品,也有融合异域文化因素的中国制品,它们共同见证了秦汉时期中国与域外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

  最后,以“中国大宁”鎏金青铜镜结束整场展览。

  “秦汉文明”展汇聚了众多中国国宝级文物,据悉,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展厅内良好的参观秩序,每天将按不同时段(上/下午)安排发放3000张门票(免费),观众需要在“秦汉文明”展厅入口处领票入场,每人每天限领一张。


300件重要文物一日看尽秦汉文明 国博限流每天3000人
  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藏于深闺首次离馆的长信文化厅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收录112位校友及亲属“联大记忆”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仪式10月31日在云南师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