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来楚生,后世有知音

18.11.2017  15:57

  谁能称得上二十世纪篆刻大师?

  2002年3月,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员林乾良教授曾以个人名义发起了一项遴选活动,向活跃于国内及日本的篆刻家们抛去了这个问题。他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出两百多封信,要求在一批篆刻家名下圈定20至24名。问卷共收回118份。第一名,当之无愧吴昌硕。第二名,并列两位——王福庵和来楚生。

  相比起吴昌硕和王福庵,来楚生的名字,知晓的人要少得多得多。从艺术方面而言,这似乎没有道理。来楚生书、画、篆刻皆能,尤其篆刻,篆刻家钱君匋曾评价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能独立称雄于印坛者,唯楚生一人而已。”但如果说,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之中,艺术家若要显名于世,在艺术之外还需擅长自我经营、广交人脉、八面玲珑,那么,来楚生无疑是吃亏的。他一生正直耿介、低调缄言,甚至给自己刻了一方自用印,叫“闷胡庐主”。

  或许是他深知,后世有知音。今天,“此心安处是吾乡——捡云书屋藏来楚生作品展”在萧山画院开幕,特别展出来楚生佳作90余件。从这个展览开始,“被低估”的来楚生及其艺术成就,将在他的故乡萧山,重新被发掘、被认识。

  不善交际

  却有潘天寿、唐云为知交好友

  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群星璀璨,但集书画印“三绝”的艺术家屈指可数,来楚生便是其中一位。在书画界,他是继任伯年之后又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萧山人。

  如今,从杭州市中心出发上高架,往南过钱塘江,大约半小时就能到滨江西兴——这里原本属于老萧山的地界。

  江浙一带,若提起“”姓,便知定来自杭州萧山。来楚生先生,正是萧山人。来楚生祖籍萧山,出生于武昌,少年时随父亲返回萧山。上世纪30年代末,定居上海,直至1975年离世。

  知交故友们说起来楚生,评价最多的便是其正直耿介、外冷内热、清冷寡言的性格。这样一生恭谦,更不善自我包装与交际的性格,或许正是让他与外界有所距离的原因。

  来楚生对外界的纷扰并不计较,也不在意。

  上世纪三十年代,他拙朴浑厚的画风与当时上海滩娟秀的审美趣味格格不入,所以日子也过得十分清贫。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想过改变自己的艺术风格以谋求更好的出路。早年他的一方朱文印印款便刻着:“余画多水墨,不喜施脂粉,以迎合时凉也。”可见一斑。

  幸运的是,来楚生虽不善交际,却拥有潘天寿、唐云这样的知交好友。早年在上海艺专,他结识了大他六岁的潘天寿,终身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志趣相投,时常探讨画学艺理,来楚生的绘画、书法也深受潘天寿影响。据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回忆,潘天寿每次去上海,固定的落脚点便是来楚生家。潘天寿的夫人何愔与来楚生的夫人赵履真也亲如姐妹。

  在杭州,来楚生参加“莼社”,也成为了西泠早期社员,遇到了众多至交好友。与其最投缘的,还属唐云。两人性格相反,一冷一热,却格外聊得来。

  唐云当时在杭州冯氏女子中学做国画教员,嗜酒如命。每每莼社雅集,唐云大醉,都是来楚生搀扶着送回家。而唐云对来楚生的事,亦是全力以赴。据说,唐云有一次帮助来楚生办展,忙得把长衫揉成一团捧在怀里,连裤子都穿反了。

  书法、篆刻、绘画

  被誉为“来氏三绝

  1956年,在陈半丁、叶恭绰两位老先生的努力之下,北京和上海各成立一座国画院,正式确定吸收69位入院画师,来楚生是其中之一。画院以画家为主,书法篆刻这方面人员极为稀少,在上海各只有三个名额。书法家三人为:沈尹默、马公愚、白蕉;篆刻家三人为:来楚生、陈巨来、叶露园。

  对自己的艺术,来楚生自己的排序是——书法、篆刻、绘画。实际上,在这三方面上,来楚生皆堪称楷模,更被誉为是“来氏三绝”。

  书法,是来楚生自己最满意的,真草隶篆无一不工。他对汉代碑帖下的功夫及对汉简的深入研究,使其隶书尤为与众不同,被专门称作“来隶”。书法家陈振濂也曾评价:“他还是一个最早吸收新出土书迹如简牍书法的成功人士,他的敏感,在当时的书法界堪称鹤立鸡群,几乎近于孤独的超群境界。

  来楚生影响最深远的,还是篆刻,尤其是肖形印。

  童衍方认为:“来楚生是一位艺术风格鲜明,书、画、印三绝的艺术家,他的书法,正、草、隶、篆皆工,尤其以隶书和草书冠绝一时。而来楚生的篆刻在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等诸大家林立之际能另辟蹊径,自成面目,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而美术评论家李仲芳先生则评价:“二十世纪的篆刻家,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排名,吴昌硕、黄牧甫、来楚生、齐白石……。而肖形印,不说二十世纪,就是整部刻印史,也不用排名,第一名无可置疑,来楚生。

  当时,唐云、江寒汀等上海画院的许多名家,用的印章都是来楚生刻的;潘天寿手里,更有不少自用印出自来楚生之手。

  来楚生对学生说

  艺术要让后人来说话

  时至今日,在《辞海》的艺术家条目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都找不到“来楚生”的名字。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相继出版了《来楚生法书集》、《来楚生印谱》、《来楚生印存》等专著,其在书画篆刻界的领衔地位才渐渐被重新发现、强调。再到最近三五年,关于来楚生艺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也越来越多见,亦有学者对来楚生创作思想等进行学术研讨,举办关于来楚生的专题展览。

  生前,来楚生曾对学生们说过一句话:“艺术,要让后人来说话。”这场“此心安处是吾乡——捡云书屋藏来楚生作品展”,将是一次为来楚生的正名。

  今天下午2点,展览开幕现场,美术评论家李仲芳还将带来讲座“来楚生生平及其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