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个孩子,12位老师,一所学校 我们记录下这平常而又快乐的24小时

24.02.2017  10:37
  这几天,淳安浪川乡双源完小12位乡村教师,两年半时间风雨无阻为“轮椅女孩”汪凌莹接力送教的故事,温暖了很多人(详见本报2月17日A06版报道)。
  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今天,“轮椅女孩”汪凌莹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全面会诊、接受治疗了。
  昨天下午,王苏妹、毛泽恩、徐栋三位老师去了小凌莹的家,除了送教还给小姑娘加油鼓劲。老师们带去一台电子琴,59岁的毛恩泽老师给小姑娘上了一堂音乐课。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毛老师一边弹琴一边跟孩子一起唱,这首《小星星》是他教小凌莹唱的第一首歌。
  听到大家的赞扬,双源完小校长蒋有兵说:“我们只是淳安3000多个乡村老师中的一分子,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乡村教师,我们做的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
  前天晚上10点,车行3个半小时后,我们再次来到双源完小。
  这一次,我们跟12位老师和66个可爱的孩子一起,在学校生活了24小时,和孩子们一起升旗、端着碗筷跟老师们一起吃饭、晚上住在学生寝室,记录乡村教师们最平常不过的一天、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坚持。
  清晨6点 校长老师接同学们“回家
  昨天周一,早春的冷空气正好杀到,山区冷得更明显,冻得我们穿越回了寒冬。
  早上6点,校长蒋有兵和值周老师邵福骏,站在校门口接孩子们。
  老师手里拿着一张预防“禽流感”门卫登记表和两包口罩,每个孩子进校门之前,都会问:有没有咳嗽、流鼻涕、感冒发烧啊?
  “农村里接触鸡鸭鸟类的概率高,我们会问得比较仔细。
  早上6点半,第一拨孩子陆续到了,有家长骑着电瓶车送来的,放下孩子不忘大喊一声“上课认真听”;也有自己走路来的,叫着“老师早”,蹦蹦跳跳进了门。
  蒋校长叫得出每个孩子的名字,看六年级的王琳走过来,叫住她:“你要的书帮你买来了,一本《老人与海》、一本《朱自清散文集》。
  王琳是双源完小的小学霸,去年参加县里的暑期征文活动,拿了个二等奖,奖品是50元书券,她平时跟外公外婆生活,很少去镇上,就委托校长买书。这种“跑腿”的活,也是老师们最乐意干的。
  “资历”最老的老师
  是同学们最爱的“玩伴
  二年级的课堂上,61岁的王解放老师正在上语文课,他写了一个“”字:“有没有同学来加个偏旁组字?
  班里7个孩子,齐刷刷举起小手。
  早上9点,给学校食堂送菜的车来了,一年级数学老师占家燕兼职总务主任,他从车上拿下一个个袋子,萝卜、青菜、芹菜、青椒、平菇、猪肉、西红柿、白豆腐……“这些菜是从隔壁汾口镇送过来的,天气冷两天送一次,天热的时候每天送。”占老师每次要负责清点记录。
  课间,升旗仪式后,是孩子们的运动时间,篮球、乒乓球、滑板、滑板车、跳山羊……66个孩子的笑声填满了整个学校。
  五年级班主任王苏妹人气最旺,打篮球、打乒乓球的孩子都喊她加入。
  “我读书的时候篮球排球乒乓球都会,我的理念是上课认真学,下课好好玩,课间我经常把他们‘赶’出教室的,身体健康第一重要。”打乒乓球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排队轮流跟王老师较量,输了,王老师就喊一声:“练了再来挑战哦!
  算起来,王苏妹老师还是双源完小教学时间最长的老师。去年她带的毕业班,小升初考试,取得了英语全县第五名、语文全县第七名的好成绩。
  “学校要给她奖励,她一直都拒绝的,因为绩效考核,给她奖励了,其他老师的奖金就少了。她去年评上县里的‘春蚕奖’,是学校唯一的一个。”蒋校长跟我说了一件事,王老师去年接管五年级,班上有个孩子,上三年级的时候1+1还不会,说话不太清楚,自尊心特别强,很容易哭。
  “王老师用自己的办法教育他,从一年级的拼音开始给他补课,每天晚上其他孩子上晚自习,王老师就把他带到没有学生上课的教室,单独辅导,现在这个孩子进步特别大,很会帮助同学。
  现在学校有12位老师,两个90后,四个80后,1个70后,5个50后,平均39岁。
  校长蒋有兵说:2014年我刚到学校的时候,老师平均年龄52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老师愿意回乡,这是最大的好事情。
  你的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 这所学校的老师就是这么“全能
  网上流行一句调侃: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在双源完小,这绝对不是段子,因为孩子们的英语的确是体育老师教的,美术是数学老师教的。这里的每位老师都身兼数职,至少会教两到三门课程。
  本周值周老师邵老师,他就是个专职体育老师,但他也负责英语课,还是少先队辅导员,分管学校德育安全。
  “我2012年大学毕业就到双小了,2013年去了浪川乡中心小学,是全职体育老师,后来双小这边缺英语老师,我就自告奋勇地来了,现在一周10多节课,只有6节是体育课,其他全都是英语课。”邵老师说。
  幽默风趣的他很用心,给四年级孩子上课前,每人发了一张48个国际音标发音表,元音、辅音的发音都用中文结合起来,这样方便学生记单词,比如【i:】衣,发长点,【u:】乌,声音拖长,说到短元音,他打了个比方,要“英雄气短”。
  59岁的鲍彩林老师是数学老师,但一年级到五年级的美术课都是他教的,今年植树节,他准备策划一场“陶才陶艺”活动,从附近村子里收集废旧陶罐和小水缸,到时候跟孩子一起,在陶罐上刷颜色、种上花;水缸里画什么也初步想好了,就画司马光砸缸。
  其实,每个老师都是全能型人才。
  午休时间,我看鲍礼芳老师拿着两块安全出口的牌子和两个灯泡往教学楼二楼走去。
  “走廊上的安全出口指示牌坏了,我新买了两块趁午休时间装装上去,灯泡是安装到寝室一楼二楼的洗手间里。”鲍老师除了教学,还负责学校水电修理。
  去年冬天有次气温0℃以下,太阳能热水器有个部件冻坏了,学生没热水用,鲍老师一大清早就到宿舍楼顶查看原因;还有一次下大雨,楼顶的排水沟被吹落的柏树叶堵住,墙壁渗水了,鲍老师就卷着裤脚、打着赤脚到排水沟捞去清扫。
为了孩子,没什么不会的。”鲍老师说。
  老师们从山上搬来一块块石头
  在校园里建起一座梦想乐园
  学校操场最东边,是学校的菜园、果园、花园,也是孩子们的乐园。
  靠墙有棵柿树,上面挂着一条条红丝带,是孩子们的新年寄语,有个叫张政浩的同学写道:“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后不做坏事,天天做好事”,读得人不禁莞尔一笑。
  这个地方被同学们称为“心梦园”,是2015年夏天建起来的,每块石头是老师和学校保安去山里找来背回的,摆了个心形,一是让孩子心怀梦想,二是圆孩子心中的梦。
  这几年,淳安县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2009年新建了校舍,去年暑假还建了新的塑胶跑道,每个教室内都有投影仪,学生寝室24小时供应热水,硬件提高了很多。
  而在老师们的努力下,“软件”更是没有落下。
  “种人要种心,管人要管心,要让孩子做有孝心、爱心、诚信、专心、恒心的人。”这是蒋校长的德育课题。
  2015年开始,学校开始搞孝爱文化节,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学校,孩子给父母唱孝歌、行孝礼、表孝心,给爸妈敬茶、拥抱、亲近。去年,孩子给家长写了一封“爱的宣言”,父母亲给孩子回了“温情寄语”。
  说起新一年的打算,蒋校长说想在学校建一个开放式的阅读室,把学校三四千册图书分门别类放好,图书室不锁门,孩子有时间随时可以进来看书,把书带去课堂或者家里,要让农村孩子看更多的书,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66个孩子,36个留守儿童
  是老师也是爸妈
  双源完小66个孩子,有36个是留守儿童,父母大多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跟孩子团聚。
  个子瘦小的王忠宏是三年级学生,爸爸在云南做木工,他在老家跟8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这两年春节的新衣服是蒋校长买的。
  全校还有45位同学住校,为了照顾大家,有一半老师陪着住校,帮助辅导功课,订正作业:“乡村学校长大的孩子,生活上自理能力很强。
  晚上8点多,临睡前,6位住校老师到寝室一一检查,像爸爸妈妈一样“唠叨”了好几遍:今晚降温,被子一定要盖好,明天早晨肯定很冷,衣服多穿点。
  山里的夜晚特别静,晚上起风了,气温骤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我问老师们:没想过到城里当老师?
  他们说:三尺讲台,岂可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