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146位民间达人角逐民间人才

19.03.2016  11:48

  技艺精湛的推拿师、吹奏竹笛二十多年的古琴师、摆满一整屋子石头的收藏家……海曙区民间能人寻访活动经过为期3个月的寻访和挖掘,共有146位民间能人崭露头角。日前,海曙区对这146位民间能人进行资质认定,将评选出首批100位基层民间人才和20位区级民间优才。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没想到我做了一辈子的皮鞋,还可以参与到民间人才的评选当中。”今年56岁的顾国平对自己入围非常惊喜。14岁那年,顾国平跟鞋匠父亲学做鞋子,18岁正式出师,一晃已近40年,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老鞋匠。有着顾家独特的制鞋手艺,也把钻研皮鞋的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为顾客量脚、制作楦头、裁剪、花纹绘制、缝合、打磨等300余道工序,顾国平都信手拈来。如今的鞋店已经颇有名气,但顾国平有个心愿,虽然自己有五六个徒弟,可没有一个宁波籍的,他希望有老实本分、吃苦耐劳的宁波本地年轻人愿意学这门技艺,让这门技艺在宁波传承下去。

  据悉,海曙区将用5年时间,在全区有计划、分类分层认定、培养、选拔一批在文体艺术、生产生活技术、特色产业、创业创新等方面有“一技之长、一门绝活、一项爱好”的民间人才,并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发展一批民间组织团体、激活一批“老字号”、培育一批中青年民间“创客”、传承一批民俗文化艺术技能,唤起对工匠精神的崇敬,激励支持民间人才扎根基层、创业创新,传承并发扬技艺。

  “民间人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在寻访中发现,有些民间人才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或技能,具有一定的创业基础和技术支撑,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培育引导和有力的技术支持、资金扶持、信息服务,影响了一些民间人才的创业热情。民间能工巧匠培训提升机会少、知识更新跟不上,与时代有所脱节,一些民间技能技艺正濒临失传,成为‘遗产’。”海曙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也是海曙区制定民间人才认定培养五年计划的原因。

  “我们还有一类民间文艺人才,从个体的演出发展成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一名文化‘创客’,带动更多人就业。”该负责人介绍,最典型的就是大热电视剧《太子妃升职记》的编舞王挺。1984年出生的王挺,从初中开始接触舞蹈,先是青少年宫,后来师从东方卫视《舞林大会》的方俊老师,他坚持了下来,最后回到宁波成立了个人的舞蹈工作室。他还筹建起舞蹈基地,承办起各类文体比赛。“从单纯技术型人才到复合型人才的提升,这是我们所要倡导的,也符合当下大众创业的大环境,更能营造创新驱动的氛围。

  记者了解到,海曙区还将加大力度支持民间人才培育、新建各类民间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以及民间人才工作室、创作工作室、创新团队等,并给予一定的经费、场所支持,发挥这些社会组织在民间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自我评鉴、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作用,以共同的兴趣爱好,集聚融合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各类民间人才,促进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