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生第二个宝宝了,但是对35+的年纪有点担心

05.11.2015  09:37

    科学家从再生医学角度,给出新方法——女人卵巢中的卵细胞可以不用坐吃山空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出台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曾经作出计算:符合这轮生育政策的全国育龄女性,人数在5000万以上。她们当中,绝大部分都在35周岁以上。

    这些女士们心潮澎湃之余,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二娃,生不生得出来。

    19世纪70年代开始,生殖学界就有了普遍公认的结论:雌性哺乳动物出生后,就会停止产生卵母细胞。卵巢中卵母细胞的总量是固定的,不可更新、补充或是替换。

    也就是说,女性朋友生来就被发了一张“卵子银行限量信用卡”,从初潮到绝经,每月一刷,身上的卵子刷完为止,不退不补。没有卵子,现在的辅助生育技术也束手无策。

    但是科学界在21世纪后,又打开了一扇窗:干细胞(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研究。

    世界各地都已经有干细胞研究团队,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了干细胞对于卵子再生的途径,并且在和人类共享99%类似基因的小鼠身上,试验成功。

    钱江晚报记者为大家介绍几项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过论文的研究项目,同时请教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妇产、生殖领域的名医,来为大家解读。

    科学方法一

    成年小鼠卵巢中

    存在生殖干细胞

    卵巢中有物质在推动卵子增长。这项惊人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哈佛大学的生殖生物学家乔纳森·蒂利的发现。2004年,他发表论文提出:小鼠卵巢内,有干细胞终身活跃,它们能够增补小鼠的卵母细胞。

    研究震惊了整个生殖学界,这意味着:“卵子限量说”被挑战。

    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吴际教授团队,从小鼠的卵巢组织中,分离出了“雌性生殖干细胞”。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细胞生物学》上。

    实验室研究者将这些细胞移植到接受过化疗的雌鼠(体内卵母细胞都已凋亡)体内后,发育为成熟的卵母细胞,然后成为可受精的卵子,继而是最关键的一步,他们培育出了健康的小鼠胚胎。

    2012年,乔纳森·蒂利再次出山,他的团队与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协作,完成世界上首例实验:成功从人的卵巢干细胞中得到卵细胞。也就是说,证明人卵巢中的卵细胞,并不是“坐吃山空”的。

    科学方法二

    人体皮肤细胞经过诱导后

    有可能形成精子、卵子

    另外一种方法,是2014年底在线发表在《细胞》上的一项研究。

    以色列和英国科学家首次将人类的皮肤细胞,完全在体外,诱导成为诱导干细胞 (iPS),这种细胞可以分化为任何细胞,包括将来可以形成人类的精子和卵子。

    目前,在体外条件下,日本分子生物学家Katsuhiko Hayashi团队,已经能够利用小鼠的皮肤细胞,创造可以发育成精子和卵子的原始生殖细胞。更让人惊喜的是,研究者利用它们生成了卵子,创造出了新的小鼠生命。

    与此同时他还提出,男性的皮肤细胞也可以用来创造卵子,同样,女性的皮肤细胞也可以生成精子。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纪俊峰教授,从事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他认为这项研究意味着:将来科学家可能可以利用不孕妇女的皮肤细胞,为她们提供可受精的卵细胞。

    “人们对小鼠的研究已经很透彻,但是科学家对人类自己的精子、卵子的产生过程和机制,还有很多未知的内容,所以通过干细胞在体外制造人类的精子和卵子,不是那么容易。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章咪佳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