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古城绍兴无一入选

08.12.2014  12:34

  “绍兴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怎么会没有一个村庄入选名录呢?”昨天,当获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后,市民任先生赶紧上网查看,可结果令他颇有些诧异。

  11月25日,在各地初评基础上,经传统保护村落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部、国家旅游局等联合公布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记者在这份名录上看到,全国共有994个村落榜上有名,其中我省86个村落跻身其中,占总数近一成。这些村落涉及杭州、宁波、温州、湖州、金华、衢州、台州、丽水等8个市,其中入围名录最多的丽水松阳县达42个。而在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则一无所获。

  据了解,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还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但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国内许多地方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

  自2012年以来,我国已公布两批共1561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2012年公布的全国首批646个村落名录中,我省43个入围,绍兴有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和绍兴县稽东镇冢斜村这三个村庄名列其中;2013年,第二批共915个村落名录公布,我省47个入围,绍兴仅有嵊州市竹溪乡竹溪村现身名录。

  这样,3年来全国共有2555个传统村落入选名录,我省也有176个村落上榜,而绍兴仅4个。

  记者了解到,许多入选传统村落因文化深厚,别具风情,成为知名的旅游观光胜地,收益丰厚。远的不说,就像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今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门票收入超100万元,带动景区周边服务业年收入达900万元。

  而一旦入选名录,这些村落今后将受到保护。如果要进行保护开发,则必须编制保护规划,规划要经过国家部委级机构的审查。而只有保护规划通过审批,中央财政才给予支持。此举意在控制过度开发,包括控制商业开发的面积和规模,禁止将生活街区改成商业街,不允许搬迁全部村民、将传统村落建成“博物馆”等开发行为。

  “在古城绍兴,许多古老的村落已日渐不古,甚至消失,这实在令人遗憾。”热爱绍兴传统文化的任先生希望,绍兴今后要加大古村落的保护力度,因为散布于古越大地的古村落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根基,“没有了这些古村落,我们的乡愁将无处安放,落叶终将无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