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融入时代元素 浙江探索非遗保护之路

18.04.2016  08:40

  

资料图

  昨日,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宁波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执行承办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品及相关衍生品设计大赛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开展。浙江1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项目和65项濒危项目,通过公开邀赛和组织参赛的方式,吸引了来自杭州、南京、上海、武汉以及宁波等地数十家设计团队报名参赛。大展从来自十多个省市的700余份参赛意向书里,经过专家评审的细心选拔, 100余项优秀作品和创意设计在宁波国承会展中心精彩亮相。

  “铜是粗糙的,纸是纤薄的,墨是稠密的,石是沉默的,瓷是轻盈的……在设计大赛参与者的创造念想里,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这段展览前言中的文字,正契合了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参与此次大赛的一份初心。本次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传统手工艺及衍生品遗设计大赛,作为东亚文化之都•2016宁波开幕式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大赛宗旨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精神,配合文化部关于振兴传统工艺计划的实施,以促进公众对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认知为目标,通过实用主义的理念创新和文化创意,设计出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传统工艺作品(产品),推进传统工艺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发展。

  这次大赛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是全国率先举办的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旨的传统手工艺创意设计大赛,浙江省作为全国首个发起这项赛事的地区,将赛场和展示都放在了宁波这个开放城市,并选择在东亚文化之都•2016宁波这样一个国际性平台,这是一次传统文化面向世界、活在当下的精彩亮相,是一次传统工艺融入时代、创新发展的大胆尝试,更是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有效探索。为了办好本次大赛,省文化厅发动全省各地,集聚了全省100余个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览面向社会公开邀请设计团队和个人,主题定位于“匠·无界”, 100余项濒危手工艺项目触动了设计师们的创意灵感和敏感的艺术神经,给设计师和传承人们提供了传统文化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恣意驰骋的新天地,宁波的余姚土布制作技艺、余姚草编、鄞州竹编、象山剪纸、彩线刺绣、宁海白木小件等项目,在设计师的奇思妙想里,都呈现出令人惊喜咋舌和不凡的效果。

  大赛自3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吸引了省内外百余名设计团队和设计师踊跃报名,其社会反响大大超出了主办方的预期。本次入展作品有近300组共500余件实物作品和36组创意设计稿。此次参赛的设计团队除了浙江省内和宁波本地的以外,也不乏北京、上海、湖南、湖北等地有影响力的设计团队、个人,还得到了省内众多非遗传承人的积极响应。这批参赛设计师还呈现出团队化、年轻化、国际化的趋势,一些设计公司长期与非遗传承基地合作展开创意研发,不少设计师有过海外留学经历,并长期与国外的设计团队进行合作。此外,主办方还诚邀各级媒体参与到本次大赛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设计团队建起宣传高速通道。

  为了更好地呈现本次大赛的成果,大赛组委会特别在2016东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对“匠•无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传统手工艺品及衍生品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进行了总体构思和通体设计,展览按照“金木水火土”五大板块进行分类展示和呈现,这种分类方式也表达了我们对非遗工艺最原始的尊敬。铜雕龟纹寿康壶、铁制龙凤桌灯、泥金彩漆婚庆用品系列……300组精美的创意产品,带着对非遗传统工艺的敬仰和汲取,在展会现场呈现出一幅幅诗意的生活场景。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时装学院和舜浦帽业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都市蕨草系列作品,古朴中透着时尚。设计师林旭飞介绍说:“我们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冲击了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衣着文化,但他们的心灵深处还是向往自然、舒适的。这个系列作品的创意就源于此。”;杭州品物流形创意设计团队,对我省近50个非遗项目的材料、工艺进行深度解构,并在现场将其成果进行展示。设计师团队将带着他们对余杭纸伞、竹纸制作技艺等项目的设计成果来到展示现场,也将成为该展区的一大亮点。

  本次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传统手工艺品及衍生品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为东亚文化之都•2016宁波开幕活动平添了极具创新意味的一笔,也让来自日本、韩国的工匠和文化代表团成员们看到中国非遗正在探索的发展之路。正如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负责人吴莘超表示的:“对设计大赛来说,这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探索的开始!”。而最令人欣喜的是,大赛对宁波和省内文创设计团队和人才的激励和促动是意义深远的,该活动必将有效提升宁波及浙江非遗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