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效益优势依存 发展态势趋缓——三季度我市工业效益分析

10.11.2014  20:26

今年上半年,我市规上工业效益维持着稳中有升的趋势,但随着大企业支撑力量的减弱,部分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下半年的效益增幅逐渐趋缓。为确保完成全年目标,要积极通过“访企解难题、服务零距离”、“四换三名”等工程来更好地服务企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助力四季度效益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收窄 我市1-9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0.58亿元,同比增长5.3%,增幅比二季度降低1.1个百分点,比杭州市增幅低1.2个百分点,为杭州七县市(区)中唯一增幅比二季度有所回落的地区。继上半年效益平稳增长后,下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有所收窄。

(二)利润总额增速减缓。 我市1-9月实现利润总额26.78亿元,同比增长20.5%,比杭州市增幅高6.5个百分点,增速在杭州七县市(区)中仍然位居第一,但增幅比二季度下降6.8个百分点,在七县市中回落速度最快。截至9月,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7%,与二季度持平,在杭州七县市(区)中位居第二,保持了较高的盈利水平。

表一   三季度七县市(区)利润及利润率情况

地  区

利润总额(亿元)

增幅(%)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杭州市

586.26

14.0

6.5

 

萧山区

139.36

18.8

4.7

 

余杭区

47.96

19.8

4.6

 

桐庐县

18.43

8.2

5.8

 

淳安县

10.35

6.4

5.9

 

建德市

22.9

-2.3

7.6

 

富阳市

30.54

14.8

3.4

 

临安市

26.78

20.5

5.7

 

(三)三项费用增幅两升一降。 我市1-9月支出销售费用15.85亿元,同比增长11.9%,支出管理费用28.51亿元,同比增长5.5%,较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稳增长态势。1-9月支出财务费用5.49亿元,同比下降10.4% ,今年我市财务费用一直呈负增长状态,截至9月,我市为杭州七县市(区)中唯一利息支出一直为负增长的地区,并且银行贷款余额小于去年同期数的企业占33.9%,占比比二季度上升1.4个百分点,银行贷款余额与去年持平的企业占36.7%,除了部分企业亏损,银行降低了放贷额度外,受工业大环境低迷的影响,企业投资意愿不高,导致信贷需求不高。

(四)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 截至9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依旧延续了2012年以来的下降波动态势,杭州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2.6%。九大类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环比呈“八降一升”。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成本396.77亿元,同比增长4.4%,增幅比二季度下降1.2个百分点。今年钢材、木材纸浆等原材料价格依旧处于低位,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利润增长提供空间。

二、增加值情况

今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现价收入法增加值83.87亿元,同比增长7.6%,收入法增加值率为17.2%。根据结构来看,实现劳动者报酬31.55亿元,同比增长7.5%,生产税净额19.15亿元,同比增长3.7%,本年折旧10.0亿元,同比增长3.1%,营业盈余23.17亿元,同比增长23.9%。

(一)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遭遇瓶颈。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作为全市工业总产值最高的行业,1-9月实现增加值17.64亿元,同比增加3.9%,增加值率为15.9%,一直低于全市平均。从结构来看,我市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主要以电线电缆和电光源制造为主,而这两大行业企业主要以加工、组装为主,核心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加之,今年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对我市大部分节能灯企业订单产生影响,绿色照明产业的销售产值出现4.4%的降幅。虽然部分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开始进入LED领域,但核心技术的缺乏和劣质产品充斥市场,使得升级成效仍未体现。

(二)通用设备制造业发展参差不齐。 通用设备制造业集聚了杭叉、杭氧、西子富沃德等大型企业。今年1-9月实现增加值15.59亿元,同比增长6.3%,增加值率为15.1%,增加值率比去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其中杭叉集团受原材料价格下跌影响,增加值较去年增长39.3%,拉高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幅10.5个百分点。但今年杭氧集团受销售形势不佳的影响,拉低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幅4.8个百分点。

(三)造纸和纸制品业盈利增幅高。 1-9月造纸和纸制品行业实现增加值68.34亿元,同比增长23.4%,增加值率为19.1%。从结构来看,该行业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本年折旧、营业盈余的增长速度均大于全市平均,其中生产税净额同比增长14.1%,对全市的税收贡献为8.4%;营业盈余同比增长46.4%,今年造纸和纸制品业加大了设备投入,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效益水平。如华旺新材料,今年引进新的生产线,营业盈余比去年翻了两番。

(四)医药制造业拉动力大。 我市医药制造业共有6家企业,作为新兴产业,1-9月实现增加值5.9亿元,同比增长84.3%,增加值率为41.23%,在我市32个行业中居第二位。该行业劳动者报酬占总产值比例和生产税净额占总产值比分别为11.1%和10.7%,均高出全市平均。1-9月实现营业盈余为2.48亿元,同比增长764.7%,今年由于鑫富药业产品的提价,大冢制药受汇率影响,效益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该行业对全市营业盈余增幅拉动为11.7个百分点。

三、主要特点

(一)大企业集团拉动作用减弱。 全市31家大企业大集团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1-9月实现利润总额21.25亿元,同比增长24.5%,比二季度回落10.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利润增幅18.8个百分点,比二季度回落8.2个百分点。如福斯特光伏虽已走出反倾销影响,但产品价格下降了10%左右,挤压了利润空间。从增幅和拉动作用上来看,三季度的拉动作用较第二季度有所减弱。

(二)炒货行业发展规范化 炒货产业是我市的特色产业之一,今年在气候适宜且适逢产量大年的情况下,山核桃产量增加,1-9月实现总产值8.40亿元,同比增长23.0%。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我市的炒货销售,截至9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22.8%,产生5764.2万元的利润。电商发展的规范化、多元化和全球化,推动着我市炒货行业的发展。

(三)工业企业亏损集中化。 1-9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亏损企业131家,同比上升9.2%,亏损面比二季度下降1.2个百分点。1-9月亏损额为2.32亿元,同比增长12.22%,增幅比二季度上升1.5个百分点。其中亏损企业中电线电缆占10.7%,电光源制造产业占25.2%,占比均比二季度有所提升。此外,杭机股份、天目山药业股份、德谦杭重锻造、青石集团、金诚电子五家企业亏损额为9201.8万元,占总亏损额的39.7%,全市工业企业亏损呈现集中化发展。

四、后续发展建议

虽然今年效益总体平稳增长,但离完成增加值的全年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为优化四季度效益发展,提出以下两方面意见。

(一) 加强企业培育,重质量。 工业大环境的不景气,对企业的发展和培育造成了困难,去年新建投产3家企业,目前有2家已处于停破产状态,加强新上规模企业的质量,全方位考量企业入规模的标准,才能为工业注入稳定、优质的新鲜血液。因此,相关部门应提前加强对具有发展潜力小微企业的关注,加大贷款、税收方面的优惠和扶持,加强专业性指导,帮助企业壮大发展。

(二)加快转型升级,升品质。 我市以传统加工企业为主,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导致部分产业高投入低产出,产品缺乏竞争力,市场替代品多,难以形成企业自身优势。因此,要加大企业对转型升级的认识,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并通过各级政府搭建企业与高校、技术研究中心的合作平台,缓解企业缺人才、缺资金的问题,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