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发展驱动青田“绿色崛起”

20.05.2015  21:25

      当全世界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重要性,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买单之时,“绿色竞争力”这一概念就应运而生,并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词之一。所谓“绿色竞争力”,意味着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性资源,能够转化为丰厚的产出回报。

        近年来,青田县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坚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大力挖掘、充分发挥全县生态资源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绿色崛起、科学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得到了生动的诠释。现在,青田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如何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答案无疑是靠创新发展突出重围,闯过结构调整的深坎陡坡,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在创新发展中追求“绿色崛起” 

        创新发展的精髓,是不走老路,是跨越式发展。县城建设,不能简单复制人家外延扩大的模式,而要坚持产业、文化、生态融合发展,体现新型城镇化要求和鲜明的区域特色,建设具有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工业转型升级,不能按部就班走完中期走后期,再去搞后工业化,而是要两步并作一步走,建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农业发展,不能只注重追求产量增长,搞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而要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形成新的业态、新的布局、新的模式、新的服务体系。污染治理,也不能被动地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而要以最先进的技术从源头上改变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以抓产业的办法抓生态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简单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方式,而是用上节能环保最新的技术、材料、装备,作为旅游休闲产业来打造。这一切都说明,青田既要调整,又要崛起,就必须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新路子。没有改革创新的“金刚钻”,就干不好攻坚克难的“瓷器活”。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争取发展的最大红利。只要通过创新,化解落后产能,发展不仅不会减速,还充满大量的机遇。

        二、在科技创新中撰写“绿色文章

        一个地区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程度,往往决定着这个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近年来,青田县以“科技强县”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力投入保持着平稳增长的势头。2011—201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10.84亿元,全县财政科技总投入达2.3亿元,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占比均在50%以上,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决算支出比例均达到3.5%以上。但与全省平均水平比,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一些部门单位虽然也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摆不上位,用心不够,出招不多,发力不足;对科技投入规律、科技创新规律似懂非懂、知之甚浅,习惯于用单一行政思维抓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投入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生产性投入,对经济发展能够起到倍增效应。经济学上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显示,人才和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过70%,而资本的贡献率仅为30%。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面对同样的挑战,谁能下好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先手棋”,谁就能赢得科学发展的主动权。创新的路上虽然困难重重,但不创新肯定是死路一条。青田要实现绿色崛起,必须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科技进步与创新政策扶持力度;在努力加大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同时,特别要突出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鼓励、引导企业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努力使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给予重点支持;切实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载体建设,加快培育一大批实力较强、品质较优的科技型企业,共同书写“绿色文章”。

        三、在科技合作中耕耘“绿色田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创新主体异常活跃,各种创新要素加速流动。科技合作不仅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保持科技创新优势地位的主要方式,也是相对不发达地区快速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的现实途径。青田要实现绿色发展,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动科技合作与交流。在科技合作中借梯登高,充分释放和有效集成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和要素,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缩小发展差距,在“绿色田野”上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近年来,青田县积极与中科院、浙大、川大、合肥工大、温州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成立了多个产学研技术研发机构,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主导产业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集成资源,开展技术创新。与此同时,青田县还着力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团队、项目和基地建设,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形成多元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体系,大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加快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四、在体制创新中激活“绿色要素

        实现创新发展,关键是激活各种绿色创新要素,而激活绿色创新要素,必须依靠改革。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消除各种障碍,优化发展环境,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良好条件。把这一要求落到实处,就要求全县干部要有创新图变的血性和激情,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针对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锐意改革、敢打敢拼,努力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从青田实际看,解决影响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发明者、创新者共享创新收益。二是调整资源配置方式,优化科技计划管理流程,形成优化配置资源的新机制。三是推动产学研结合,建立企业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机制。四是坚持以科技人才制度创新优化激励机制创新,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让机制、人才、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五是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健全公共科技平台,优化整合县内外优质技术、人才、资本和信息等科技资源,加快提升县域资源禀赋结构,使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企业创新优势。

        当今时代,“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对于地理位置并不占优的青田县来说,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是个两难选择。我们需要立足实际,以改革的动力抓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视优美的人居环境为增强群众“幸福”感的独有资源,决不因发展经济破坏自然环境,使生态成为青田积聚财气和人气的“金字招牌”;我们需要面向未来,把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手段贯穿于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点燃全县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坚持创新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激情,共同为建设美丽青田而努力!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青田县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