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以“三强化”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保障力

06.09.2015  10:31

  近年来,宁波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紧紧围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新常态,按照“守底线、创亮点、重规范、促发展”的工作要求,突出抓好执法机构标准化、执法队伍规范化、市场监管科学化建设,深入开展文化市场监管和各类整治行动,执法办案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全市文化强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以强化执法办案为中心,唱响主旋律

  一是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始终把打击侵害国家文化安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侵害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经营活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主动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市场执法整治行动。近年来,共查办各类案件780件,查缴非法物品42.6万件,罚款335余万元、罚金18.5万元。二是司法移送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结合开展“清源”“净网”“秋风”“护苗”“打非治违”“平安浙江”等专项行动,查处各类涉嫌犯罪案件20起,向公安机关依法移送犯罪嫌疑人员12名,有效地震慑了罪犯,警示了经营者。三是依法取缔了一批违法经营网站。通过网上巡查、技术监控和发动群众举报等多种途径,主动监管各类网站6万余个(其中常态性监管视频网站200个),发现涉嫌违规线索70余个,责令整改网站70余个、关闭网站60余个,立案查处网络案件65起,移交相关部门核查12个,有效净化了网络环境。

  二、以强化执法创新为手段,打好主动仗

  一是创新科技监管。建立了全省首个文化市场智能执法指挥监控中心,搭建了执法指挥、技术监管、网上办案、业务协同、天地一体、询问监控、视频会议、办公系统、公共服务等9大智能监管模块,开发了网络文化智能巡查系统、KTV曲库曲目远程监控系统、文物执法“天地一体”监察系统;整合了网吧、演出、文物监控资源,实施了移动终端执法,初步实现了本级指挥与场所巡查的互动,提升了执法监督与远程监控的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浙江电视台、浙江法制报等媒体对宁波文化智能监管进行了专项报道。二是推进执法规范化试点。针对行政审批事项削减、简政放权和文化市场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创新探索文化市场事中、事后监管新途经,将管理重心从市场监管转移到内容监管。相继开展了执法机构管理规范化、酒吧演出监管科技化、印刷企业执法规范化试点,以及开展以实施违法计分制为手段的网吧转型升级监管工作试点,以等级评定分类管理为手段的歌舞娱乐市场监管工作试点和以星级评定为手段的“平安文化经营场所”工作试点等工作,培育了县(市、区)文化市场区域特色监管模式,创新了监管手段,破解了执法难题,提高了监管成效。三是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水下文物联合执法手段,建立了全省首个管辖海域内水下文物联合执法机制;建立了暗访抽查与技术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对传统市场以暗访抽查为主,对新兴市场以技术监管为主;建立了分类指导与区域协作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在巩固“五个一”工作的基础上,深化了农村乡镇(街道)文化市场监管工作,乡镇(街道)文化执法中队组建覆盖率达90%,建立了2500名全市乡村文化信息员队伍,构建了市、县、乡、中队、村五级监管体系,延伸了监管手臂。

  三、以强化执法保障为基础,掌握主动权

  一是抓培训促业务。以打造宁波文化执法特质为目标,大力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通过开展个人自学,集中训练、统一培训等学习形式,以及采取视频“微讲堂”、模拟作业、以案施训、技能比武、一对一服务、案卷评查、上挂下派、拓展培训、对口交流、师资巡讲等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共累计培训达300个课时以上,培训面达100%,实现了“人人会办案、达到“个个能讲课”的目标。宁波总队有3名执法队员进入了文化部师资专家库。同时,通过建立“办案骨干”“案审员”“网络监察员”三支执法队伍和每年开展“十佳案卷”“十大案件、办案骨干、执法之星”评比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执法能力。二是抓课题促提升。2011年以来,宁波市连续承接了文化部4个全国性理论研究课题,通过以承接研究课题来引领队伍提能力、执法上水平。同时,每年通过开展执法工作调研,举办理论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提升队伍的整体能力。近年来,共向上级业务部门报送调研课题和理论研讨文章49篇,获奖15篇,被国家级期刊录用4篇。三是抓制度促规范。针对新出台、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队伍建设要求,重新调整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分解相关队室的工作任务,纳入年度工作绩效评估和评优评先项目。围绕文化部13个规范性文件,结合案件查办、处罚程序和操作规范,重新修订了26项内部管理制度、28个执法业务制度、4个执法工作规范和1套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统一全市的执法检查、内部管理、安全生产、文书制作以及执法案卷、行政处罚等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实施“阳光执法”,建立了责权统一、配置科学、程序严谨、运行公正、制约有效、监督到位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