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以三“创”促三“变” 全面推进课堂变革

29.06.2017  03:51

温州市以创新管理保障机制、专业指导机制、反馈调控机制为抓手,先后分两批确定154所试点项目学校和3个县(市、区)试点区域,点面结合推进“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

一、创新管理保障机制,变“被动”为“主动

一是明确主线。以“深化课堂变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颁发《关于开展“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有区域特色的课堂变革“54321”实施策略,明确变革目标、内容、任务要求,整体谋划,部门协作,任务驱动,督查跟进。

二是项目驱动。针对温州教育“整体发展不够平衡,教学质量差异较显著和学段跨度大”等特点,制订《“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试点计划》,以课堂变革“试点项目”为载体,采用双向选择、项目招标的方式,分层试点,整合资源,专业引领,全程管理。

三是典型激励。通过发现典型、成果征集评比、展示交流、奖励表彰等途径,促进课堂变革成果显性化。开展温州市“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优秀实践案例、课堂变革优秀试点项目、示范学校等系列评比,对优秀项目予以表彰并给以物质奖励。与华师大联合主办“中国基础教育温州论坛”,分主题举办试点项目联盟课堂变革成果展示交流会。

二、创新专业指导机制,变“单向”为“联动

一是校研联动。针对课堂变革的共性问题及学校、学科普遍“通用”的专题,科研培训机构与基层学校联动,引导教师做真实的研究。市级层面提出《基于学情的课堂改进行动研究》,举行了9次大型主题研究活动,研究成果在全省会议上作报告发言,并以专著形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二是学段跟进。采用学段行动、学科跟进、专题研究引领等方式,整体谋划推进,形成“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态势。高中学段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和个性发展,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学科建设;初中学段聚焦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出发,优化学习环境,突破学习要素;小学(学前)学段聚焦学生品德习惯与终身发展,丰富学习方式,尝试课程整合。

三是联盟共建。基于“学为中心”课堂变革立场,将主攻方向相近的项目学校进行组合,组建学案导学、先行学习、小组学习、导学策略、作业优化、环境优化等项目联盟。制订《温州市“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联盟组织管理办法》,借助“课堂变革项目公共微信平台”等共享资源,推进项目研究共同体建设。

三、创新反馈调控机制,变“短时”为“常态

一是标准内化。研制《“学为中心”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构建“两个行为主体三个维度六个视角十二项具体指标” 的评价内容框架,为常态课堂提供价值评判标准,让教师从教学实践到理念内化、教学创新,理解“学为中心”课堂表征及具体操作要求。

二是常规优化。在原农村学校四项教学规范达标活动基础上,编制《“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新常规》,出台《温州市中小学“促进有效学习”教学新常规及管理办法(试行)》,持续规范教师常态教学行为,促进课堂教学反思,及时反馈调控教学过程,自觉开展教学改进与优化的行动研究。

三是项目深化。通过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与深化研究项目实施、小学“课改领航”现场会、初中“课改联盟”活动、 高中精品课例研磨等途径,连续推进、动态指导、系统评估具有区域、学校、学科特色的课堂变革项目,总结提炼有借鉴价值的项目成果、教改经验及优质资源,促使变革项目得以持续关注和连续推进,形成“滚雪球式”教学成果常态生成机制。近年来,省级获奖精品选修课程总数已达138门,占全省近四分之一,连续五届蝉联全省评比各地市总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