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打造工业区河道长效管护体系

13.08.2018  19:30

  【编者按】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新要求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站在思想大解放的重要关口上,我们需要以更高起点去谋划和推进改革,确保浙江水利事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本站今起推出“创新之举”专题,通过交流各地、各处室(单位)创新经验,以创新促改革,以创新赢发展。 

 

北仑区打造工业区河道长效管护体系

 

【本站8月13日讯】宁波市北仑区是全省重要的工业强区之一,石化、钢铁、汽车、造纸,造船、能源等产业集聚,外来人口多,有着比其他区域更加强烈的治水愿望和更为突出的治水难度。2011年起,该区每年投入近10亿元,坚持“截、清、治、修、管、养”并重展开河道综合治理,形成一套工业区河道长效管护体系。成为浙江省首届“清三河”达标县,在宁波率先通过“剿灭劣Ⅴ类水”验收,3次捧获浙江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2018年通过水利部河湖管护体制机制验收。

健全运转机制     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创新设立区级、街道管理机构,强化河道监督管理。在全省率先设立区级河道管理处,负责全区涉河事务的综合牵头协调、监督管理等职能;在10个街道设置河道管理所,同时将河道保洁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了区、街道、村三级管理网络。确保河道管理范围、职责、内容、资金、监管“全覆盖”,全面落实河长和管护负责人,全区1086个水体均纳入管控范围。区河道专职机构为考核主体,采取日巡查、月通报、年考核以及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河道保洁、绿化养护等涉河事务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保洁养护资金相挂钩,确保“清三河”“剿灭劣Ⅴ类水”工作不反弹。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水利、城管、建设、环保、农业等部门实施1+N联动模式,按照“谁发现,谁牵头”的原则,协同核查、及时处置,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突发水环境事件造成的影响。

健全管维机制   确保保洁养护到位

创新实施“分级、分时”保洁机制,凝聚全民治水有效力量。河道保洁的管理和监督分离,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保洁队伍,实现全区水域保洁全覆盖。打破河道保洁“一刀切”的弊端,根据污染情况、流经外劳人口聚集地或城中村的综合指标,以街道为单元各自河道划分为一级、二级保洁河道,同时每级河道分别制定冬夏两季保洁方案,实施“分级、分时”保洁机制。明确一级保洁河道实行“夏10小时、冬9小时”动态保洁,二级保洁河道实行8小时动态保洁,有效地解决河道卫生死角问题。建立“全民化”长效机制,实行治水积分制,居民治水、护水志愿行动所获得积分可换取礼物或纳入孩子入学的积分考量,加速全员治水,营造浓厚的治水氛围。

健全保障机制   确保管护力度不减

健全资金和制度保障,形成河道管护常态管理机制。强化资金保障,自2012年起将河道管护纳入区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用于河道长效保洁养护。根据河道级别、河道两岸人口数量划分河道等级,按照河道级别划拨不同比例的养护资金,其中市、区级河道费用全额拨付,镇级河拨付50%,村级河道拨付30%,其余部分由乡镇自筹。强化制度保障,健全《北仑区河道保洁养护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北仑区河道保洁养护实施方案》等系列管理制度,按照定时间、定河段、定人员、定船只、定责任、定措施的“六定”原则,建立河道管护常态管理机制、动态跟踪机制、长效管护机制和执法联动监管机制。例如,在河道保洁方面,要求保洁公司每日动态保洁时间不少于8小时,每1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配备1艘保洁船只,打牢治水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