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从供给侧入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10.04.2018  13:31

宁波大学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从供给侧入手,加强制度供给、源头供给和科教融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近几年成功转化科技成果150项,转化金额近0.4亿元。

一是强化制度供给,提高奖励力度。2015年,学校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的80%用于奖励教师,奖励力度显著高于教育部、科技部规定的50%和浙江省规定的70%的下限,奖励力度位居全省高校首位。该文件还在工作机制与流程优化、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纳入教师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细化,提升了制度供给的有效性。

二是强化源头供给,注重成果培育。学校从科技成果评价服务、科技情报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等方面强化成果培育工作,从源头上提升具有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数量。以宁波高等技术研究院为例,该研究院主动对接宁波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新材料、海洋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新能源、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以学科交叉和产学研合作为手段,重点培育若干个科技成果,近两年把“质谱离子源”、“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2项成果成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价金额达2730万元。

三是强化产教融合,搭建合作平台。学校通过搭建校地、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产业转型、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学校搭建了100多个校企、校地合作平台,在做强各类合作平台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攻克等传统职能的基础上,一方面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通过捕捉最新的产业动态、社会用人需求等信息,及时开设产业发展亟需的课程、优化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促进产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另一方面深化“引教入企”改革,要求合作平台直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以引校进平台、校与平台一体等方式,提升合作平台的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