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卫视《今日评说》| 浙江:如何为耕地生态建设撑起“保护伞”

08.08.2018  00:30

  秦原:各位晚上好,欢迎收看《今日评说》,今天做客演播室的嘉宾是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副处长、调研员钟天明。

  钟天明:观众朋友们好。

  秦原:近日,《浙江省“152”耕地生态建设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根据方案,2018年至2022年,全省将建设、改造和提升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垦造和补充耕地50万亩,复垦农村建设用地20万亩,实现全省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质量和产能进一步提高。钟处长,这份方案,您认为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钟天明:最大的亮点是三个“”。保护耕地、保障发展、保护生态。要按照中央不能够“占多补少”、不能够“占优补劣”、不能够“占水田补旱地”的要求,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

  秦原:嗯,钟处长,我们都知道,人多地少在“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显得尤为突出,不仅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也存在不少短板。刚才在短片当中,我们看到的这些短板,在一些偏远山区目前依然存在,如何补齐这些短板?

  钟天明:据统计,我们浙江省3000万亩耕地中间,坡度15°~20°的有400万亩;大于25°的有100万亩。平原地区的部分耕地也存在着沟渠配套不到位,碎片化、零星化的问题,有的还存在土壤有机含量下降的问题。因此,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改善土壤有机质成分,归并零碎、分散的土地,使农田集中连片,粮食产能得到有效提高。

  秦原:嗯,通过刚才您说到的这些举措,到2020年要建设600万亩旱涝保收的农田,这个旱涝保收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钟天明:这个旱涝保收主要是指通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

  秦原:这份方案当中,有一个关键词就是“高标准”,这个“高标准”体现在哪?

  钟天明:一个是建设标准要高。从项目设计、项目施工和项目验收的各个环节,都要坚持高标准,确保工程高起点、高质量。第二个是管护标准要高。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要加强管护,维护好农田基础设施。第三个是利用水平要高。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保护好耕地,提高耕地的利用水平。

  秦原:方案当中还提到,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要与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耕地资源保护如何实现统筹兼顾、协调共赢。咱们先来看一个短片。钟处长,这次的方案当中,提出垦造和补充耕地50万亩。应该说浙江的沿海滩涂是很大的一笔资源,但反过来说,这些沿海滩涂可以随意开发吗?如何确保生态不会被破坏?

  钟天明:实际上是要依据海洋功能区划来做。那么海洋功能区划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依据海域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的状况、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需求等因素而划分的不同的海洋功能类型区。那么利用滩涂资源垦造耕地,当然不能违反海洋功能区划。讲得再明白一些,就是要在农渔业区内依法批准垦造耕地,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

  秦原:我们注意到,涉林垦造耕地用了“严格禁止”这样的字眼,为什么?

  钟天明:涉林垦造耕地,不仅垦造耕地的质量低,更重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凡是涉林造地的,要做到项目不立项、工程不验收、系统不报备、补充耕地指标不交易。

  秦原:刚才我们也说到,生态文明建设与耕地资源保护如何统筹兼顾、协调共赢。那么具体到咱们浙江,我们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

  钟天明: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生态。今年省里提出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对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类土地全要素的综合整治,从土地整治实现空间治理,实现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节约的这样一个土地利用格局。我们要通过土地政策的供给,做到这项工作与农村产业兴旺相结合、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与我们的农村社会治理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秦原:谢谢钟处长。期待在最严格的制度下,确保耕地数量、质量、生态落到实处,为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土地要素保障。感谢收看今天的《今日评说》,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钟天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