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科”省市劳模都在忙些啥?

01.05.2015  14:52

祝伟大而光荣的劳动者节日快乐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科技如何进步,劳动创造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劳动者的杰出代表,他们爱岗敬业、有所成就,感染和引领身边的人们积极生活、乐观向上;他们也用辛勤的劳动,为自己赢得了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我们采访了几位今年的“新科”省、市劳模,看看他们为杭州这座城市做出的贡献,感谢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何晖:杭氧引进的第一位博士

不到40岁的何晖,现在已经是杭氧研究所副总,主研“空气分离设备”。他是杭氧引进的第一位博士生,也是今年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用于高级电光源以及太空设备的氪氙气体,价格非常昂贵,在工业上常被称为“黄金气体”。但氪氙气体的分离提取装置,只有德国掌握。从2007年到2013年,何晖与技术团队刻苦攻关6年多,终于制造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分离提取设备,被确定为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如今已在武汉钢铁厂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杭氧自己的气体公司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他的另一项得意之作是“基于流程的快速自动变负荷空分装置”,实现了极低投资的“一键变负荷”。这解决了钢厂空气分离设备在快速变化时,导致氧气放散率大、能耗高的行业难题,大幅度降低了一线工人的工作难度和强度。

沈国正:种出了累计增效1.1亿元的大花蕙兰

大花蕙兰是一种人工杂交的兰花品种,色泽艳丽,花朵有小碗口那么大,在国内外市场十分走俏。

以前,这个品种全都是进口的。中国诞生的第一盆大花蕙兰,出自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高级农艺师沈国正之手,他也获得了今年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沈国正不但种出了土生土长的大花蕙兰,还通过生理变化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掌握了大花蕙兰的生长发育规律。他摸索出光照、肥水等综合管理技术。将大花蕙兰商品花的生产周期,由3—4年缩短到2—3年。

这项科研成果一出来,就获得杭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要知道,当时大花蕙兰要三五百元一盆,而且很受市场欢迎。所以,这项能极大提高国内兰花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成果,很快就在全国推广运用了。

不用去进口,还缩短了培育期,给企业省了多少钱?“累计增效至少1.1亿元!”沈国正高兴地说。

李小江:完美修复进口模具

今年获得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的,有位是“90后”,叫李小江,他是长安福特杭州分公司冲压车间模修班长。

模具维修是个非常精细的工种。每个分厂机床生产出来的零件,多多少少会有一丁点偏差。模具用久了也会磨损、变形。我们需要把偏差至少纠正在0.05毫米以内,才能保证组装起来的汽车安全、美观。”李小江说。

今年年初,在进口侧围模具技术攻关中,李小江遇到了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问题——侧围模具翻边轮廓不顺及型面凹陷。这是一个外国专家都不能完全解决的外观品质问题。李小江带领团队艰苦调试3个月,终于成功攻关,确保了高档车高品质的要求。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魏奋        编辑: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