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有青年电影节是不够的

07.11.2014  13:32

  11月5日,第二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开幕。这对于国内一大批青年导演来说,无异于又是一次机会,通过展示他们的作品,或能得到院线的关注,或能得到观众的偏好,从而在如今众多的国产电影里杀出一条血路来。
  说血路,一点都不夸张。根据2014电影理论品论年会发布的《2014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披露的数据,尽管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总额打破200亿大关,电影生产有638部,但能在院线上映的电影只有约250部。也就是说,有388部电影拍完后处于内部消化或者是自生自灭的尴尬境地。
  从一本电影变成一本“院线”电影,对于大牌导演来说或许很简单,但对于青年导演而言,实在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门槛。面对残酷的资本市场,以及越来越挑剔的观众口味,青年电影何时能长大,又何时给我们一个惊喜呢?

   投资和产出成为悖论
  青年导演常常陷入无片可拍的困局
  A 为什么青年电影看起来如此陌生?
  在第二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公布的展映名单中,共有18部电影,其中16部为国内最新青年电影,2部为波兰优秀影片。《青涩日记》、《姑鲁之恋》、《花咒》、《我的老公是卧底》、《五彩神箭》、《找个高富帅》……这些名字不光是对电影爱好者,就是对常年和这个行业打交道的记者们也很陌生。
  从这份并不怎么熟悉的片单中可以发现当下青年电影的尴尬,尽管他们紧跟潮流,拥有较强的类型片意识,能够敏锐捕捉到当前观众的观影需求,但因为知名度太低,宣传发行费用严重不足,往往很难迈进院线的大门,即便挤了进去,也很有可能沦为陪衬。
  根据《2013年中国市场电影片目信息》披露,在250部上映电影中,有23部院线片票房不足6位数,其中4片票房成绩不足以计入统计,很多小成本电影都被迫“院线一日游”。王全安导演的《团圆》几经波折,在去年上映,票房只有18万元。贾樟柯监制作品,由宋方导演的《记忆望着我》票房只有2000元,成为去年院线上映电影中,有效票房统计数字中的最后一名。
  在中国电影市场中,“2080”定律依然有效,就是说,20%的电影导演创造了80%甚至更多的票房,而80%的有效资源也被这20%的导演所占有。本届电影节展映电影,也是唯一一部纯浙产电影《花咒》的导演李克龙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的电影圈,已成名的大导演大公司占据了大部分资源,很多有才华的年轻导演生存困难,缺乏展现自己的机会。

   B 市场太热 反而扼杀年轻人的机会
  在青年文化崛起以及90后观众成为观影主题的背景下,最懂年轻观众心思的不是青年导演,反而是冯小刚、张艺谋、陈可辛、徐克这样的中老年导演。这不得不说也是一件很吊诡的事情。
  这种吊诡说到底还是因为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太热了,2013年全年新增银幕5077块,总数达到了18195块,简单做个算术题,也就是比2012年增加了近50%的银幕数。抓住那20%的导演,也就意味着抓住了80%的市场份额。
  谁不想赚钱?于是投资大牌导演就成为了最保险也收益最大的投资,一边是有名的导演、演员戏排不过来,投资人捧着钱在门口等,另一边是,投资方不会也不敢投资那些青年导演,谁也不知道这钱会不会投下去啥响声都没有。
  在金钱的诱惑下,想赢怕输,大家都失去了尝试的勇气。
  没有电影拍,导演的水平自然不会提高,更现实的问题是,靠什么吃饭?仔细看看这届青年电影节展映电影的导演简介,有的导演转投到微电影、网络剧,走起曲线救国的道路,有的则是拍起广告和MV,做起了美术助理、第二导演,攒钱实现梦想。
  曾有一位国内导演在某华语青年电影论坛上说过这么一段话,“各个电影节提供的无论是肯定也好,支持也好、奖金也好、赞助也好、国际影响力也好,都是目前青年导演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唯一的路径。中国没有这样的选拔机制,这也是青年导演如此依赖国外电影节的重要原因,这是一个成熟的、发达的、能够提供成长机会的机制的一部分,我们没有这种机制,对于这些如此饥渴、还挣扎在生存边缘的人,能够抓住这根稻草,怎么会不抓住呢?
  很残忍,但这的确是现实。

   青年电影的成长之路
  在专门的电影节找出路 学会与市场妥协
  A 青年电影节提供与资方对接平台
  国内现在电影节很多,但专门为青年电影专设的电影节却不多。已经举办了一届的浙江青年电影节从一开始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就是要扶持和培养青年电影,关注的对象也都是不超过45周岁的青年导演、编剧和演员。
  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志忠说,“参加电影节的很多青年电影人的作品还未进入主流院线,有些电影人甚至事业刚刚起步,浙江青年电影节愿意为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本届电影节参展的影人很多都是80后,开幕影片《青涩日记》的导演谢悠是1989年出生,而且是学工业设计出身,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主办方这么看重青年的原因也很简单,青年电影人必然会成为未来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与其期待突然冒一个天才出来,倒不如扎实地打好根基,培养一大批有水平有想法的青年影人。
  这种培养是需要时间和激励机制的,今年的青年电影节仿照国内外重大电影节,设立了评奖单元,对最佳影片、导演、编剧和男女主角进行颁奖,并且奖名也取成了很有意义的“麒麟”,还专门找来了周迅和薛晓璐、马楚成等一批国内影人来做评委。
  相比评奖而言,电影节专门设立的创投间的合作平台似乎更吸引人。电影节专门设置了青年电影的创投单元,征集优质项目,联络省内外电影投资企业,组织入围项目与投资者、开发商进行洽谈,并促进项目合作和签约。据了解,已经有一些编剧和相关影视投资企业达成意向。
  这种创投模式不止是青年电影节一家在做,9月底,杭州市文联也举行了一次青年编剧影视剧本双年奖颁奖,在那次的颁奖礼上,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每个获奖剧本向影视企业的展示环节。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青年编剧用幻灯片和口才来说服投资方。的确有一些剧本就这样被看上了,进入准生产立项环节。

   B 学会向市场妥协 学会克制与发现
  这种创投模式即便有政府背景,但很大程度也只是桥梁作用,毕竟市场的东西才是第一位的。谢悠回忆《青涩日记》点映时说,在珠海播放一周时,很多家长带着小孩来看,看完评价也很好,但这些家长并不是购票的主力。根据统计,看电影的主力人群依然是18岁上下的年轻人。“我们也很困惑,这种情况怎么解决?
  其实对青年导演而言,学会和市场共生是必须的生存技能。遵循市场,妥协于市场并不是件坏事,因为市场是人民群众最渴望的需求的反应,电影脱离于老百姓的需求,无异于是“无源之水”,是会腐败变质的。
  遵循和妥协也不是无底线的讨好,不是市场流行什么,就死命去做。记者曾在某个创投会上听到一个编剧介绍他的作品,30集的内容以5集为一个单元,融合了抗战、宫斗、职场、谍战等多个元素。这种一味迎合市场的作品,最终只会把通俗变成了庸俗。
  适可而止是面对市场的另一原则,很多人在面对投资时往往会盲了心智,觉得多多益善,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驾驭一两亿的投资的。即便是像乌尔善这样第二部电影就7亿票房的导演,或者是今年口碑超群的《绣春刀》导演路阳,还有票房累计超过15亿的宁浩,也都是从几十万几百万的小片子拍起,用一种对电影的诚挚态度打动投资方的。想一口气吃成个胖子,最终造成的不仅是投资人这一次的损失,更是让别人不再敢向青年导演投资。
  此外还要学会发现,这种发现既是对未来市场热点的发现,也是对优秀剧本的发现。在这届青年电影节展映片中,不少都是导演编剧一肩扛,这或许是因为投资不足的原因,但术业有专攻,这种一肩扛并不是好事,找合适的人一起做合适的事,可能会有1+1大于2的效果。(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